-
参苓薏苡三七方联合止血生肌汤灌肠对脾虚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考察参苓薏苡三七方联合止血生肌汤灌肠对脾虚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止血生肌汤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薏苡三七方,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Baron内镜评分、改良Mayo评分、VAS评分、肠道菌群(肠球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双歧杆菌)、相关因子(FCP、ESR、IL-10、TNF-α、TLR4、PGE2)、肠道屏障功能因子(L/M、DAO、D-乳酸)、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Baron内镜评分、改良Mayo评分、VAS评分、FCP、ESR、TNF-α、TLR4、PGE2、肠道屏障功能因子降低(P<0.05),IL-10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减少(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增加(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肠球菌除外)(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苓薏苡三七方联合止血生肌汤灌肠可安全有效地调节脾虚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提高镇痛、消炎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养血荣筋丸对紫杉醇诱导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养血荣筋丸对紫杉醇诱导周围神经损伤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紫杉醇诱发化疗后周围神经损伤大鼠模型,以行为学方法观察大鼠给药前后对机械刺激及热刺激的反应,电生理方法检测给药前后大鼠神经传导速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核因子E2(Nrf2)蛋白表达,并通过组织形态学测定足背部表皮神经纤维密度,观察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细胞形态学变化,综合评价养血荣筋丸对紫杉醇诱导神经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养血荣筋丸可以提高50%缩足阈值;对热缩足潜伏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对高、中剂量组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有一定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对足背表皮神经纤维密度明显提高;对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组织形态的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脊髓角中Nrf2蛋白的表达量升高.结论 养血荣筋丸对紫杉醇诱导周围神经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症肺炎患儿仰、俯卧位通气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及超短波理疗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仰、俯卧位通气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及肺部超短波理疗(SW)对重症肺炎患儿氧合指标、痰液特点、血清细胞因子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仰卧位通气组(SP组)、SP+SW组、俯卧位通气组(PP组)、PP+SW组,各15例.分别观察各组不同时点肺泡-动脉氧分压差、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气道内痰液黏稠度和痰液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水平,以及各组发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情况.结果:PP组、PP+SW组各时点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SP组和SP+SW组(P<0.01),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SP组和SP+SW组(P<0.01).机械通气48、72 h,PP+SW组痰液排出量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PP+SW组24、48、72 h时肿瘤坏死因子α、IL-2、IL-6、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PP+SW组退热、肺部啰音消失、X线片病灶吸收和机械通气时长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结论:俯卧位通气下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及SW能改善重症肺炎患儿氧合指标,降低气道痰液黏稠度并利于排痰,控制机体炎症免疫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难治性肠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UC病位虽在肠道,但与脾肾有密切联系,中医认为"脾肾两虚为本,湿热淤毒为标"为其发病关键,故健脾清热活血法为中医治疗UC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UC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对其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UC中医药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结果显示,健脾清热活血方治疗UC疗效较佳,甚至结合西药治疗效果更佳,主要涉及PI3K-Akt、mTOR、NF-κB、IL-17、JAK-STAT等通路.健脾清热活血方等中药复方在防治UC方面表现出多靶点、多机制、多通路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妇科疾病的应用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发展,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ADSC)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ADSC-Exo)成为妇科领域的研究热点.ADSC是一类来源于脂肪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其他间充质干细胞一样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ADSC-Exo还可通过释放的细胞外囊泡传递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如微小RNA、蛋白质和细胞因子,对目标细胞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ADSC-Exo 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有研究表明,ADSC-Exo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再生和修复,为宫腔粘连和不孕症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此外,一些研究提到ADSC-Exo在慢性子宫内膜炎、卵巢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妇科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潜力.综述ADSC-Exo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及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锥形束CT图像引导下对乳腺癌放疗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锥形束CT(CBCT)图像的颈胸一体热塑膜和体部热塑膜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定位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固定方式分为颈胸膜组(使用颈胸一体热塑膜,52例)和体膜组(使用体部热塑膜,30例).所有患者在首次放疗和放疗过程中每周进行CBCT扫描,并将验证图像与计划图像进行配准,记录两种固定方式下左右方向(X)、头脚方向(Y)和腹背方向(Z)的平移误差,以及X轴旋转方向(Rx)、Y轴旋转方向(Ry)、Z轴旋转方向(Rz)的绕轴旋转误差,比较两组摆位误差的差异.结果 首次治疗、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两组X、Y、Z、Rx、Ry、Rx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与体膜组比较,颈胸膜组X[0.21(0.12,0.27)mm vs.0.22(0.20,0.35)mm]、Y[0.20(0.11,0.24)mm vs.0.25(0.16,0.37)mm]、Z[0.15(0.08,0.25)mm vs.0.20(0.15,0.29)mm]、Rx[0.57(0.22,1.10)°vs.1.00(0.70,1.50)°]、Ry[0.50(0.30,1.20)°vs.1.10(0.60,1.40)°]、Rz[0.30(0.20,0.80)°vs.0.90(0.40,1.50)°]的摆位误差更小(P<0.05).治疗4周后,与体膜组比较,颈胸膜组X[0.19(0.12,0.27)mm vs.0.25(0.21,0.31)mm]、Y[0.21(0.11,0.27)mm vs.0.26(0.22,0.32)mm]、Z[0.12(0.05,0.28)mm vs.0.22(0.13,0.35)mm]、Rx[0.80(0.49,1.10)°vs.1.20(0.80,1.80)°]、Ry[0.55(0.20,1.12)°vs.1.10(0.80,1.30)°]、Rz[0.61(0.29,1.10)°vs.1.10(0.80,1.40)°]的摆位误差也更小(P<0.05).结论 颈胸一体热塑膜较体部热塑膜可以减小乳腺癌放疗摆位误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3版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更新对病理诊断内容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子宫内膜癌诊疗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定量评价、前哨淋巴结超分期和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等,已经逐渐用于临床实践.目前,子宫内膜癌相关的新进展已被写入2023版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修订版本,并在临床推广应用.规范的病理诊断是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的重要依据,介绍2023版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更新对病理诊断内容的影响,旨在帮助提高病理医生子宫内膜癌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水平,辅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理解和应用新分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肛管异物术后再次出现肛周脓肿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于2020年12月31日因肛周疼痛1 d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manbet官网登录 急诊就诊.患者自述1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肛周肿胀伴疼痛,无发热,入院前未治疗.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影像组学与深度学习在胃癌预后及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是如今热门的研究方法,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治疗反应及预后等方面已初步显示出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影像组学的工作流程及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并综述其在胃癌预后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对现有研究的成果以及未来的研究挑战和发展机遇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对胃癌的精准诊疗提供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84例临床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manbet官网登录 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术中所见、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①84例患者中,临床无相关症状患者73例(86.9%),有痛经、接触性出血和间断高热患者各1例(1.2%),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8例(9.5%),其中6例患者为阴道间断或持续少量出血,1例患者为绝经后少量阴道出血,1例患者为阴道大量出血;②术前盆腔超声检查提示宫颈异常回声19例(22.6%),11例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中仅3例提示宫颈出血性囊性占位;③术中肉眼可见14例宫颈局部紫蓝色病灶和12例宫颈囊肿,58例肉眼未见明显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患者术后病理均提示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病灶,17例患者合并妇科恶性肿瘤,17例患者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84例患者随访时间36~180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隐匿,多数无临床症状,可出现感染、大量阴道出血等症状,因其可恶变或与妇科恶性疾病共存,需引起临床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