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Visual Basic.NET编程的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发一款"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用于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失衡)的类型。方法:以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和代偿公式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确定酸碱失衡分析的重要参数,制定分析流程。使用Visual Basic 2010.NET编程语言完成软件的编译,调试后生成安装程序包。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从1980至2015年发表的酸碱失衡案例文献,详细记录每个案例提供的血气参数〔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碳酸氢根(HCO 3-)和阴离子隙(AG)〕及酸碱失衡类型(文献结果);使用软件对上述案例的酸碱失衡类型重新进行分析得出判断(软件分析结果),对两种判断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和McNemar配对 χ2检验。 结果:以"四参数-四步骤"程序化分析方法作为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的分析流程。其中,"四参数"指pH、PaCO 2、HCO 3-和AG。"四步骤"概述为:①根据pH初步判定血气的酸碱状态,结合HCO 3-、PaCO 2判断酸碱失衡的原发类型;②根据代偿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双重混合型酸碱失衡(DABD);③根据AG判断是否存在三重混合型酸碱失衡(TABD);④使用ΔAG↑/ΔHCO 3-↓比值,判断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AG↑型代酸)是否同时伴有代谢性碱中毒(代碱)或AG正常型代酸。"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具备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判断迅速、分析结果系统而全面的特点,可以判断除"AG正常型代酸合并代碱"以外的所有酸碱失衡类型。应用"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对文献报道的112例酸碱失衡案例进行再次分析,软件分析结果与文献结果的一致率为87.5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检验: κ=0.84, P<0.01;McNemar检验: χ2=0.87, P=0.65)。 结论:"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可以作为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的重要工具,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参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以“超声在麻醉、疼痛和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课程为例,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方法:梳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构建框架及流程,对多来源学习者数据进行收集及预处理。利用Python 3.9编程语言进行统计分析、自然语言处理、聚类分析,并以可视化技术呈现,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从学习背景、兴趣偏好和行为效果3个维度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学习背景画像揭示了学习者基本信息、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兴趣偏好画像分析了学习目的与其他选课信息,根据内容关注程度、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识别出3类不同的学习者群体。行为效果画像通过构建4种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模型实现了对课程考试成绩的分类预测,结果显示朴素贝叶斯算法效果最佳,准确率为0.80、F1分数为0.79,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9( P=0.035),与其他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者画像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画像结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教学团队、学习效果预测提供了指导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的荧光检测系统定量分析吲哚菁绿在黄斑前膜剥除术后眼内分布特点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的吲哚菁绿(ICG)荧光面积检测系统观察并定量分析ICG在黄斑前膜剥除术后眼内分布特点及代谢规律的作用和优势。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manbet官网登录 眼科行玻璃体切除术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术中使用ICG染色后剥除黄斑前膜和内界膜。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均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照相、近红外眼底成像术(NIR-FF)和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开发基于Python语言编程ICG眼内代谢过程检测系统测量NIR-FF的眼内ICG荧光残留面积,预测ICG代谢规律方程式,与术后视力和视盘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64例(64只眼),年龄为(64.6±8.4)岁,其中男性25例(39.1%),女性39例(60.9%)。NIR-FF图像显示患者术前无ICG强荧光影像,术后1周出现后极部呈弥漫ICG强荧光,内界膜剥除区域呈现环形弱荧光,随时间延长可见ICG强荧光沿血管弓及神经纤维走行并逐渐向视盘方向消退,直至1年时在视盘处仍可见ICG残留荧光。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的ICG荧光面积检测系统可测量眼内ICG残留面积,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构建方程式预测术后12个月ICG残留面积=0.22×术后6个月ICG残留面积( R2=16%, P=0.002)。除术后1个月ICG残留面积与术后视力呈负相关( P=0.017, r=-0.195)外,其余随访时间眼内ICG荧光残留面积与术后视力预后和视盘旁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无相关性(均 P>0.05)。 结论: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采用ICG染色剥除内界膜后ICG在眼内的特征性代谢过程,表现为ICG强荧光沿血管弓及神经纤维走行,随时间延长逐渐向视盘汇集。基于Python语言开发的ICG荧光面积检测系统能够清晰显示ICG在黄斑前膜剥除术后的眼内分布特点,可用作预测ICG眼内代谢规律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计划自动评估研究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实现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体部立体定向放疗计划中靶区适形度、剂量溢出、剂量跌落等指标的自动评估。方法:使用Eclipse Scripting API应用程序开发接口和C#编程语言,以脚本插件结合可执行程序的方式进行开发。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0915号报告中NSCLC立体定向放疗计划要求,实现相关指标的自动评估,其中还设计了一种等间距采样和双阈值的规则,可以更精确和便捷进行靶区外剂量跌落的评估。结果:随机选取临床上13例NSCLC立体定向放疗计划,分别使用本文中的方法和Eclipse系统自带的模块进行评估结果对比可知,两种方式评估结果都符合临床要求,耗时分别为(6.31±1.11) s和(678.54±60.92) s,使用前者评估效率更高( P<0.05)。 结论:NSCLC立体定向放疗计划评估软件界面友好,能实现靶区适形度、剂量溢出和剂量跌落等指标的自动评估,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Eclipse脚本API放疗剂量交互式评估表格的实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实现放疗剂量交互式表格评估和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的自动计算。方法:使用Eclipse Scripting API (ESAPI)应用程序开发接口和C#编程语言,以脚本插件结合独立程序的方式进行开发。通过可视化界面编程和调用API中相关剂量查询函数实现了交互式表格剂量评估和HI自动计算,并通过调用API中关于剂量结构创建和结构布尔操作等函数实现CI自动计算。结果:选取15例鼻咽癌放疗病例,分别使用本方法和Eclipse系统自带的模块进行剂量评估结果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方式评估结果的精度一致( P>0.05),但前者评估效率更高( P<0.05)。 结论:本文中的交互式评估表格界面友好,能够让用户较便捷地进行剂量评估、多计划对比和CI、HI计算,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更好服务于放疗临床和科研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个月内急性加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和反向传播算法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基于团队前期临床研究的1 3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相关数据,记录并分析在稳定期、随访6个月时的急性加重情况及其风险因素。结合前期临床研究数据和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优化后的AECOPD独立风险因素〔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分级、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加重持续时间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使用Python 3.6编程语言和Tensorflow 1.12深度学习框架搭建BP神经网络。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按照4∶1的比例随机抽取生成训练组和测试组,其中训练组1 061条样本数据,测试组265条样本数据;训练组用于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测试组用于回代检验。在使用训练组数据构建神经网络模型时,将训练组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849条训练样本,验证集212条验证样本。通过调整神经网络参数及模型结构,同时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筛选出最优神经网络模型,并将测试组样本数据代入模型加以验证。结果:收集团队前期临床研究中优化筛选出的5个AECOPD独立风险因素(性别、BMI分级、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加重持续时间和FEV1),基于深度学习和BP神经网络构建AECOPD风险预测模型。经过10 000次训练,AECOPD风险预测模型在训练组验证集的准确率为83.09%,且在训练次数达到8 000次时准确率基本趋于稳定,预测能力达到上限。将训练10 000次的AECOPD风险预测模型对验证集数据进行风险预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803;使用该模型对测试组的数据进行风险预测时准确率为81.69%。结论:基于深度学习和BP神经网络建立的AECOPD风险预测模型对于COPD患者6个月内急性加重具有中等水平的预测效能,能够对AECOPD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辅助临床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在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分析中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提取患者嗓音中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指标,探讨其在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行声带息肉手术且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行嗓音评估的患者41例,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9±11.4)岁.另选取无声嘶且无声带病变的正常受试者21例作为基线对照.使用基于Python编程语言的librosa语音处理包进行MFCC特征提取,分别提取每位患者的MFCC均值,MFCC方差与MFCC标准差,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声带息肉手术前后上述各MFCC特征的差异.结果 声带息肉患者术后MFCC均值1.25±1.01、MFCC方差561.34±154.98及MFCC标准差21.74±4.03比术前MFCC均值6.81±2.05、MFCC方差1 019.66±295.87及MFCC标准差34.37±6.63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96,P=0.000;t=10.338,P=0.000;t=11.852,P=0.000).声带息肉组患者术后 1 个月其 MF-CC均值、MFCC方差及MFCC标准差与正常受试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绝大部分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 本研究首次探索了 MFCC在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分析中的价值,MFCC各特征可作为评估声带息肉术后嗓音恢复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基于深度学习的皮肤烧烫伤创面图像分割与分类及检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烧烫伤是常见的皮肤受损致伤原因,需高度重视.既往依靠烧伤专科ManBetX万博官网地址下载 临床经验判断,较难准确评估不同创面深浅等情况,由于光线、创面污秽等原因可能导致评估出现偏差.近年来,基于高级编程语言的深度学习在烧烫伤创面精准评估中的重要性逐步提高.本文通过回顾近几年不同研究人员将深度学习用于烧烫伤创面自动化诊断的研究进展,聚焦于创面图像分割、分类和检测三个关键方向,对不同深度学习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进一步探讨深度学习在患者烧烫伤创面自动化诊断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区块链的儿童生长发育数据追溯系统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针对儿童生长发育数据追溯困难的现状,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儿童生长发育数据追溯系统.方法: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设计,采用超文本预处理器(hypertext preprocessor,PHP)、HTML5和JavaScript编程语言编程,通过区块链数据结构、数字签名、散列函数和对等网络等关键技术构建.整个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患者管理、体检管理、区块链管理和系统日志5个功能模块.结果:该系统可以记录和共享儿童生长发育数据,实现了儿童生长发育数据可追溯.结论: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去中心化、安全性高、隐私性好等特点,可解决儿童生长发育数据难以追溯的问题,为儿童保健科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了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针对传统采购资料易丢失和被篡改,无法保证采购数据安全性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方法 系统采用Python编程语言设计,使用Django框架、SQLite数据库,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区块链服务器、采购人客户端、采购机构客户端、供应商客户端、监管机构客户端,将整个采购过程中的数据全部进行区块化处理,使得所有数据保存完整,不能被随意窜改,最终实现具有防篡改特性并支持溯源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结果 该系统各模块以及防篡改机制均通过测试验证;各模块的平均响应时间均<2 s,响应速度快;模拟网络及身份验证安全测试的结果显示,其安全性能均满足要求.结论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是可行的方案,其保证了整个采购流程中产生的数据完整可靠并防止被篡改,使得采购信息能够在系统中完整留痕,从而对医疗设备的采购进行全方位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