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皮祖细胞微粒miR-126调控线粒体改善心肌细胞OGD/R损伤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微小RNA-126(miR-126)-内皮祖细胞(EPC)-微粒(MPs)改善心肌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心肌细胞建立对照(control)和OGD/R损伤模型,并分别给予EPC-MPs和miR-126 mimic EPC-MPs处理.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评估心肌细胞细胞器的结构变化.采用ELISA检测心肌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不同处理后心肌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6(caspase-6)、一氧化氮合酶(eNOS)、叉头框蛋白O1(FOXO1)、髓过氧化物酶(MPO)、核因子-κB(NF-κ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肝激酶B1(LKB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130×103高尔基体基质蛋白(GM130)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OGD/R+miR-126 mimic EPC-MPs组部分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完整,部分线粒体大小增大,内质网表面核糖体较少,高尔基体部分囊泡聚集.与OGD/R+EPC-MPs组比较,OGD/R+miR-126 mimic EPC-MPs组IL-6、TNF-α和HMGB-1的表达水平下调.与OGD/R+EPC-MPs组比较,OGD/R+miR-126 mimic EPC-MPs组AngⅡ、caspase-6、p-ERK1/2和GRP78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LKB1、GM130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qPCR结果显示,与OGD/R+EPC-MPs组比较,OGD/R+miR-126 mimic EPC-MPs组AngⅡ、MPO和GRP78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eNOS、GM130和PGC-1α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结论 当心肌细胞发生OGD/R损伤时,miR-126 mimic EPC-MPs调节PGC-1α/GM130表达,抑制AngⅡ诱导的应激损伤反应,减少心肌细胞的OGD/R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草乌治疗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草乌治疗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于TCMSP数据库筛选草乌的活性成分,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成分靶点,OMIM、Drugbank、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关节炎疾病靶点;通过STRING平台筛选成分和疾病交集靶点并进行PPI分析;通过Metascape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AutoDockTools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和图像处理.通过细胞实验对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利用PMA诱导THP-1细胞向巨噬细胞转变,通过LPS和ATP刺激巨噬细胞构建炎症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毒活性,ELISA法测定促炎因子和MAPK8蛋白表达.结果 共获得8种草乌活性成分、72个交集靶点,143条信号通路.草乌通过骨髓白细胞免疫反应和细胞外基质分解等生物过程,作用于MAPK8、PIK3CD、MTOR、MAPK14、AKR1C2、GSTP1等关键靶点,并可通过调控松弛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治疗关节炎.草乌8种活性成分与6个关键靶点均存在分子对接位点.草乌提取物能降低IL-6、TNF-α、IL-1β水平和MAPK8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草乌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机制治疗关节炎,其机制在于调节MAPK通路,抑制炎症因子,阻断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叉头转录因子家族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肝纤维化为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一种代偿反应。肝纤维化的发展与肝代谢失调,肝星状细胞激活与转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密切相关,而这其中涉及大量信号通路的调节。叉头转录因子(Fox)通路对细胞代谢、存活、增殖分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肝纤维化不同发展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此对Fox家族参与肝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齐墩果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迁移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北部战区总manbet官网登录 整形外科9例患者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标本,并进行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齐墩果酸处理成纤维细胞,实验分成3组:对照组加入0.9%NaCl;5 μmol/L齐墩果酸组加入5 μmol/L齐墩果酸;10 μmol/L齐墩果酸组加入10 μmol/L齐墩果酸。3组均进行噻唑蓝实验(MTT)检测细胞的增殖状况;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细胞周期;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AV-PI)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齐墩果酸对细胞的迁移作用;蛋白质印迹法和Real-time PCR实验分别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所有实验均设置3个复孔。3组间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两两比较使用LSD-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组MTT结果发现齐墩果酸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作用24 h时,5 μmol/L和10 μmol/L齐墩果酸组细胞增殖(吸光度 A值)分别为0.66±0.02、0.46±0.02,对照组为0.78±0.00,3组间比较 F=114.4, P<0.001;5、10 μmol/L齐墩果酸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94、 P<0.001, t=15.60、 P<0.001)。流式细胞实验结果发现,细胞周期G1/S期的转导受到阻滞,5 μmol/L和10 μmol/L齐墩果酸组G1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2.17±2.04)%和(82.02±1.18)%,与对照组[(62.47±4.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4、 P=0.030, t=6.38、 P<0.001)。AV-PI染色发现5 μmol/L齐墩果酸组(0.9%)和10 μmol/L齐墩果酸组(3.4%)细胞的凋亡比例比对照组(0.4%)明显增加,3组间比较 F=119.6, P<0.001,5、10 μmol/L齐墩果酸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9、 P<0.001, t=13.44、 P<0.001)。Transwell实验发现5 μmol/L齐墩果酸组(57.13±2.65)和10 μmol/L齐墩果酸组(42.15±2.55)细胞的迁移数量比对照组(72.27±3.32)明显下调,3组间比较 F=101.3、 P<0.001,5、10 μmol/L齐墩果酸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50、 P<0.001, t=14.41、 P<0.001)。蛋白质印迹法实验发现齐墩果酸可以抑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5 μmol/L齐墩果酸与对照组比较 t=8.70、 P<0.001, t=5.00、 P=0.040, t=12.41、 P<0.001, t=10.46、 P<0.001;10 μmol/L齐墩果酸与对照组比较 t=31.61、 P<0.001, t=23.17、 P<0.001, t=12.11、 P<0.001, t=44.52、 P<0.001。Real-time PCR反应发现Cyclin D1、Bcl-2、Bax、MMP2的mRNA表达水平也受到了抑制,5 μmol/L齐墩果酸与对照组比较 t=5.42、 P<0.001, t=3.11、 P=0.040, t=16.11、 P<0.001, t=11.71、 P<0.001;10 μmol/L齐墩果酸与对照组比较 t=51.78、 P<0.001, t=30.89、 P<0.001, t=10.64、 P<0.001, t=17.10、 P<0.001。 结论:齐墩果酸作用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24 h后能够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10 μmol/L的齐墩果酸作用强于5 μmol/L,齐墩果酸可以用于防治瘢痕疙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病理性近视患者房水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PM)患者房水标本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方法:横断面研究。2019年1~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manbet官网登录 收集3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房水样本进行质谱检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8.41±6.09)岁。将合并PM的16例作为PM组,不合并近视的1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白内障手术操作之前从手术眼收集100~150 μl前房水。采用蛋白定量和非标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得到差异表达蛋白。随机选取5个差异蛋白进行ELISA验证。然后用基因注释功能富集、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结果:两组房水标本中共鉴定出583个可定量蛋白质,其中101个蛋白存在差异表达,包括63个上调蛋白和38个下调蛋白。ELISA验证结果显示,5个差异表达蛋白在PM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变化趋势均与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相一致。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的分类主要包括蛋白结合活性调节因子、防御/免疫蛋白、蛋白质修饰酶、代谢物间转换酶、细胞外基质蛋白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M与炎症和免疫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密切相关。结论:PM患者房水标本中蛋白质表达谱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这些差异变化提示PM与炎症和免疫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6(TNFAIP6)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从而探讨其在脑胶质瘤进展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309例脑胶质瘤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及其临床资料,并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数据库的脑胶质瘤患者(550例)进行验证。应用R软件分析 TNFAIP6在不同级别、不同分子分型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验证TNFAIP6蛋白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 TNFAIP6不同表达水平的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判断 TNFAIP6的表达水平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 TNFAIP6与其他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基因本体分析(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方法评估 TNFAIP6表达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结果:在CGGA和TCGA数据库中, TNFAIP6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Ⅱ级、Ⅲ级及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均 P<0.0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的结果与上述结果一致( P<0.01)。 TNFAIP6在WHO不同级别的异柠檬酸脱氢酶( IDH)野生型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 IDH突变型(均 P<0.01); TNFAIP6在经典型和间质型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前神经元型和神经元型(均 P<0.01); TNFAIP6在O 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甲基化者(均 P<0.01)。在CGGA和TCGA数据库中, TNFAIP6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均短于低表达组(均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级别( HR=2.371,95% CI:1.686~3.335)、放疗( HR=0.431,95% CI:0.286~0.651)及 TNFAIP6的表达水平( HR=1.305,95% CI:1.041~1.636)均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5)。CGGA和TCGA数据库中,与 TNFAIP6表达呈正相关的基因分别为1 064个和1 954个( r≥0.5, 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血管外基质组成、血管生成、细胞黏附及炎症应答等。 结论:随着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 TNFAIP6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 TNFAIP6主要参与血管外基质组成、血管生成、细胞黏附及炎症应答等生物学过程,其可作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及潜在的研究和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骨肉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骨肉瘤是起源于骨组织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病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是影响骨肉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键。单细胞测序技术通过鉴定骨肉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的功能特征和基因表达模式,描绘了细胞间复杂的交互网络,是解析肿瘤微环境异质性的重要手段。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的高分辨率优势,在骨肉瘤组织中鉴定了SPP1(+)巨噬细胞、C1QC(+)巨噬细胞和CLEC11A(+)B细胞等新的细胞亚型,它们在肿瘤微环境中起着促进肿瘤生长和侵袭的作用。通过对骨肉瘤干细胞亚群的鉴定,推测SERPINA1_CSCL1、FUS_CSCL2和SPP1_CSCL3这三群干细胞可能是骨肉瘤细胞的起源。运用单细胞测序发现mregDCs通过特异性表达CCR7、CCL17、CCL19和CCL22因子从而招募Treg细胞,促进免疫逃逸和肿瘤进展。此外,单细胞测序技术通过鉴定骨肉瘤耐药的潜在靶点,基于此建立耐药风险评分模型,为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提供依据。在疾病的预后方面,单细胞测序技术识别了骨肉瘤中与免疫浸润相关的基因(如 EPHX2、 FDPS、 GBP1、 MMD和 ZYX),并以此构建了骨肉瘤的预后分析模型,对预测患者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LncRNA在结膜囊成纤维细胞增生机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前,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区域瘢痕形成机制尚未被完全了解。现认为术后伤口愈合期间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刺激使结膜囊内成纤维细胞过度活化,导致细胞外基质沉积,瘢痕形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序列,可调控细胞的增生、凋亡及作为微小RNA的前体等,已被证实其在多种纤维化组织内特异性表达并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lncRNA也被发现还可参与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形成和发展。已有研究结果显示,lncRNA在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囊组织内有特定表达,且不同的lncRNA可通过不同途径影响结膜囊内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对滤过泡瘢痕化的形成产生影响。本文对不同lncRNA在结膜囊成纤维细胞增生机制中的作用及潜在滤过泡瘢痕化的治疗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滤过术后瘢痕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组Ⅰ型胶原蛋白水凝胶促进光老化损伤修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构建自交联重组胶原蛋白水凝胶的可行性及其对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模型修复作用。方法:2023年3—12月,于西北大学陕西省可降解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使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胶原蛋白通过自交联制备重组胶原蛋白水凝胶,表征了水凝胶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用MTT法、溶血试验检测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建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通过RT-qPCR检测炎症因子及ECM生成、降解相关基因表达量探究水凝胶分子水平改善光老化效果。建立紫外照射小鼠光老化模型,通过大体观察以评估水凝胶改善光老化效果,通过HE染色观察水凝胶的组织兼容性和降解性,通过RT-q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探讨水凝胶作用机制。结果:4 mg/ml、20 mg/ml和40 mg/ml的GEL-Ⅰ水凝胶均表现出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研究显示不同浓度的水凝胶细胞存活率>100%,具有促细胞增殖作用,且与重组Ⅰ型胶原蛋白的浓度呈正相关;3组水凝胶溶血率均<5%。qPCR显示HSF光老化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3个浓度的水凝胶组细胞中Bcl-2和TGF-β1显著升高( P<0.05),Caspase-3和Caspase-9显著下调( P<0.05),细胞凋亡程度显著降低。MMP-9基因水平下调( P<0.05),Col-Ⅰ、Col-Ⅲ和Vimentin基因显著上调( P<0.05)。光老化小鼠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水凝胶组的小鼠皮肤形成的皱纹更少。HE染色显示胶原蛋白纤维表达量丰富且紧密、角质层更加光滑;与模型组相比,GEL-Ⅰ能更好地降低活性氧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表达( 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趋势,40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活性氧、SO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天狼猩红染色显示水凝胶组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增加( P<0.05),40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胶原含量显著增加( 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呈显著下降( 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 结论:重组Ⅰ型胶原水凝胶可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微环境,降低皮肤组织活性氧,下调促HSF凋亡细胞因子和基质金属肽酶9,促进皮肤光老化细胞的功能恢复,提升细胞外基质成分表达,可有效改善光损伤皮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免疫调控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间充质基质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潜能的干细胞,除了干细胞潜能外,最近因其在免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巨噬细胞是一种固有免疫细胞,在炎症起始和消散中发挥关键作用,可极化为经典活化的促炎M1型巨噬细胞和选择性活化的抗炎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巨噬细胞可以调节炎性反应。研究表明,低氧、生物活性分子和热等预处理方式可改变MSCs的免疫调控能力。在此,笔者总结了经不同方式预处理的MSCs对巨噬细胞免疫调控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