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肺炎患儿仰、俯卧位通气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及超短波理疗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仰、俯卧位通气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及肺部超短波理疗(SW)对重症肺炎患儿氧合指标、痰液特点、血清细胞因子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仰卧位通气组(SP组)、SP+SW组、俯卧位通气组(PP组)、PP+SW组,各15例.分别观察各组不同时点肺泡-动脉氧分压差、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气道内痰液黏稠度和痰液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2、IL-6、IL-10水平,以及各组发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情况.结果:PP组、PP+SW组各时点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SP组和SP+SW组(P<0.01),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SP组和SP+SW组(P<0.01).机械通气48、72 h,PP+SW组痰液排出量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PP+SW组24、48、72 h时肿瘤坏死因子α、IL-2、IL-6、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PP+SW组退热、肺部啰音消失、X线片病灶吸收和机械通气时长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结论:俯卧位通气下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及SW能改善重症肺炎患儿氧合指标,降低气道痰液黏稠度并利于排痰,控制机体炎症免疫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CT肺血管造影的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CT肺血管造影(CTPA)的特征。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中日友好manbet官网登录 完成CTPA并确诊的CTEPH患者的临床资料、CTPA影像学直接和间接征象进行总结,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CTEPH患者CTPA影像学特征,并根据血栓起始部位分为近段病变组和远端病变组,比较不同部位病变患者之间的影像学征象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纳入135例CTEPH患者,CTPA显示血栓病变分布上,133例(98.5%)为双肺分布,血栓起始部位分级以Ⅰ、Ⅱ和Ⅲ级为主,Ⅳ级病变仅8例(7.3%),无0级病变。CTEPH患者慢性血栓在CTPA上最常见的直接征象为血管闭塞(134例,99.3%),其次是偏心附壁充盈缺损(111例,88.2%)、蹼样征(80例,59.3%)、血管狭窄/纤细(41例,30.4%)。近段病变与远端病变组患者比较,偏心附壁充盈缺损、血管壁不规则更常见于近端病变者,而血管狭窄/纤细更常见于远端病变组患者( P值均<0.05)。肺实质与胸膜腔继发改变在CTPA上最常见的征象为马赛克征(104例,77.0%),其次是肺梗死灶(79例,58.5%),肺梗死的表现形式包括胸膜下斑片状实变密度影(35/79,44.3%),其次为索条影(23/79,29.1%),斑片状实变密度影与索条影并存(13/79,16.5%)。心脏与大血管异常的最常见CTPA征象为肺动脉增宽(132例,97.8%)和右心室肥大(130例,96.3%),其他包括下腔静脉造影剂逆流(70例,51.9%)、支气管动脉扩张(68例,50.3%)。所有继发征象在近段病变与远端病变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CTEPH患者CTPA最常见直接征象为血管闭塞、附壁充盈缺损及蹼样征,常见间接征象包括肺内马赛克征、肺梗死灶、右心室肥大、肺动脉扩张、体循环动脉扩张等,而附壁充盈缺损更常见于近端病变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成功一例及治疗策略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静脉桥血管急性闭塞所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9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manbet官网登录 收治的1例静脉桥血管急性闭塞所致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男性,58岁,12年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因急性下壁STEMI 4 h再次入院,即刻给予阿司匹林0.3 g嚼服,替格瑞洛180 mg口服,肝素注射液4 000 U静脉注射,给予重组尿激酶原50 mg静脉溶栓。通过观察胸痛症状的缓解、心电图ST段回落、心肌酶峰前移判定溶栓成功,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原位冠状动脉及桥血管病变情况,制定进一步治疗策略,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随访1年,观察有无心绞痛发作及心血管事件。结果:溶栓1 h时成功,急性下壁STEMI后第8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罪犯血管为升主动脉-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全程弥漫性病变,大量血栓影,原位冠状动脉左主干弥漫性60%狭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开口完全闭塞,回旋支近段完全闭塞,给予强化抗栓治疗14 d,好转出院。患者急性STEMI后第41天,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主动脉-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内血栓影消退,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舒张内径53 mm、射血分数55%,给予改善生活方式,强化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1年,患者无心绞痛发作,能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结论:对于CABG术后>10年的患者,原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发生静脉桥血管闭塞所致急性STEMI时,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符合尽早再灌注治疗的原则,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病理确诊肺真菌病43例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病理确诊肺真菌病患者的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等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manbet官网登录 经外科手术、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病理确诊的肺真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结果:入选经病理学确诊肺真菌病患者43例,分别经外科手术确诊26例(60.47%),经支气管镜确诊14例(32.56%),经皮肺穿刺确诊3例(6.98%);肺曲霉病27例(62.79%),肺隐球菌病11例(25.58%),肺念珠菌病3例(6.98%),肺毛霉病2例(4.65%)。43例患者中27例(62.79%)存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糖尿病10例(23.26%),恶性肿瘤7例(16.28%),支气管扩张症4例(9.3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3例(6.98%),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2例(4.65%),肺结核2例(4.65%),结肠癌术后化疗1例(2.33%)。43例患者主要呼吸系统症状:咳嗽24例(55.81%),咳痰21例(48.84%),咯血16例(37.21%),发热9例(20.93%),喘息8例(18.60%),胸痛7例(16.28%),声音嘶哑1例。胸部影像学改变:肺部结节20例(46.51%),"血管贴边征"12例(27.91%),斑片渗出影10例(23.26%),团块/实变8例(18.60%),空洞7例(16.28%),管壁增厚并管腔狭窄6例(13.95%),空气新月征5例(11.63%)。结论:肺真菌病以肺曲霉病和肺隐球菌病为多见;常见基础疾病为糖尿病及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咯血;影像学表现主要以肺部结节多见,肺隐球菌病可见"血管贴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外科治疗254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manbet官网登录 心胸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连续254例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3例,女性71例,年龄31~81岁,中位年龄64.6岁。根据患者室壁瘤的大小和范围选择手术方式,73例接受线性缝合(线性缝合组),181例接受心室内补片成形(补片成形组)。记录术前,术后2周、3个月、1年和5年左心室收缩功能、左心室大小和容积的变化。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结果:25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67±22)min(范围:33~152 min),体外循环时间(92±32)min(范围:44~196 min)。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5%(9/254),其余患者术后心绞痛均缓解。术后5年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Ⅲ~Ⅳ级患者比例由术前的96.1%(244/254)降至9.9%(16/161)。线性缝合组和补片成形组术后1、3、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91%、77%和96%、90%、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62)。线性缝合组射血分数由术前的(39±10)%(范围:22%~50%)升至术后1年的(46±6)%(范围:39%~54%),补片成形组由术前的(38±13)%(范围:26%~51%)升至术后1年的(50±6)%(范围:39%~55%)。 结论: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外科治疗术后效果满意,根据室壁瘤的大小与范围选择线性缝合或心内补片心室成形,均可取得较满意的近远期手术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左侧下腔静脉畸形导致右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及胡桃夹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 男性,48岁,因“双下肢静脉曲张6年”于2021年10月27日收入我院。患者6年前出现双下肢静脉曲张,伴下肢酸胀、水肿,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患者3年前曾在外院行“左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左下肢静脉曲张。入院体检:患者发育正常,体形瘦长,胸腹壁未见静脉曲张,未见精索静脉曲张,双侧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下肢可见静脉曲张,右下肢足靴区皮肤可见轻度色素沉着,右下肢可见轻度水肿,左下肢可见手术切口瘢痕,右下肢脚踝、小腿、大腿腿围分别为21 cm、35 cm、52 cm,左下肢脚踝、小腿、大腿腿围分别为21 cm、33 cm、51 cm,右下肢屈氏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4.08×10 12/L,血红蛋白130 g/L,白蛋白40.2 g/L,尿素氮6.9 mmol/L,血肌酐88.2 μmol/L,尿酸343.15 μmol/L,尿隐血(+++),尿红细胞3 125个/μL,尿微量白蛋白0.15 g/L。右下肢静脉造影提示,左侧下腔静脉畸形,右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图1A)。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左侧下腔静脉畸形,右髂静脉受压狭窄(图1B~1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轻度室间隔肥厚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PIMSRA)治疗轻度室间隔肥厚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manbet官网登录 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接受PIMSRA治疗的轻度室间隔肥厚(最大左室壁厚度15~19 mm)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5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评估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临床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等;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的室间隔厚度、左室流出道内径、左室流出道压差、二尖瓣反流、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等,监测并记录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术后心律失常。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IMSRA治疗,术中及围术期内无死亡、出血和卒中等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术后无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所有患者均无需永久起搏器植入。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提高,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均 P<0.001),术后1年基本保持稳定。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的前间隔厚度、后间隔厚度、最大左室壁厚度减小(均 P<0.001);左室流出道内径增宽( P<0.001),术后1年持续改善;静息和激发左室流出道压差显著降低(均 P<0.001);二尖瓣反流量减少,SAM征分级降低(均 P<0.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左心房内径减小(均 P<0.001),术后1年基本保持稳定;左房容积指数减小( P<0.001),术后1年持续改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的比值(E/e′)减小( P=0.001),术后1年基本保持稳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PIMSRA治疗轻度室间隔肥厚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男性原发性乳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该文报道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男性原发性乳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该患者63岁,MRI表现为右侧乳腺边界清楚的孤立性实性肿块,与邻近肌肉相比,T 1WI呈中等信号,T 2WI脂肪抑制序列呈均匀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图显示扩散明显受限,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强化伴延迟强化,邻近腺体及胸壁骨骼肌肉未见浸润,双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联体双侧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乳房重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游离联体双侧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8月-2017年2月,对41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即刻或二期应用游离联体双侧血管蒂DIEP行乳房重建,患者年龄27~49(34.5±2.7)岁。22例为一期乳腺癌术中即刻乳房再造,19例为乳腺癌术后二期乳房再造。术后规律定期门诊随访。结果:本组共切取移植41例游离双侧血管蒂DIEP,包括12例外侧支型、9例内侧支型和20例内、外侧型,皮瓣长(24.5±0.5)cm、宽(10.8±2.8)cm、厚(5.5±0.4)cm,血管蒂长度为(12.5±0.6)cm。皮瓣平均重量为565(365~1 050)g。受区血管组合包括:①胸廓内血管近远端18例。②胸廓内血管近端加胸外侧血管11例。③胸廓内血管近端加胸背血管8例。④胸背血管加胸外侧血管4例。为进一步促进皮瓣静脉回流,有3例额外将腹壁浅静脉与受区胸肩峰静脉吻合。所有皮瓣均一期顺利成活,无边缘坏死或感染发生,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良好。本组获随访平均15.8(12~5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腹部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受限,腹直肌肌力5级。结论:游离联体双侧血管蒂DIEP是一种自体组织乳房再造安全可靠且效果满意的选择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牵引后离断技术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重抗反流双通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自牵引后离断(SPLT)技术在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重抗反流双通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省肿瘤manbet官网登录 收治的103例临床分期Ⅰ~Ⅱ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Siewert Ⅱ型)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5例,女38例;中位年龄为59岁,年龄范围为45~79岁。103例患者中,49例行SPLT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设为SPLT组;54例行传统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或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结果:(1)术中情况:SPLT组患者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辅助分别为(261±48)min、(26±4)min、(114±42)mL、8.0(6.5,9.5)枚、1例;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44±42)min、(30±6)min、(118±46)mL、5.5(4.0,8.0)枚、9例;两组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辅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34, Z=-4.05, χ2 =4.72, 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87,-0.47, P>0.05)。(2)术后情况:SPLT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分别为(11.5±2.7)d、4例;传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2.5±4.3)d、9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47, χ2=1.68, P>0.05)。103例患者中,1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左侧胸腔积液5例、吻合口漏4例、轻度肺炎2例、切口感染1例、乳糜漏1例。4例患者发生吻合口漏,位置均在食管-空肠吻合口处,腹段食管受侵犯均>1 cm,术中均放置纵隔引流管经腹壁引出,通过肠内、外营养支持和充分引流后全部治愈。其余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3)随访情况:49例SPLT组患者中,4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4)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显示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33%(1/43)。54例传统组患者中,5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4)个月。随访期间,4例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显示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7.55%(4/53)。两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7, P>0.05)。 结论:SPLT技术可用于近端胃切除双重抗反流双通道重建,与传统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比较,可降低中转辅助情况,增加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缩短消化道重建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