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葡萄膜黑色素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儿男,1岁9个月,因右眼视物偏斜2周于2020年5月6日至河南省儿童manbet官网登录 就诊。患儿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及手术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足月生产,产后无窒息、缺氧病史,全身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视力+0.50 DS/-0.25 DC×13°→0.6。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9.9、12.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前后节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手持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显示,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浅,虹膜后粘连,晶状体混浊,有少许不规则缝隙状透明区,瞳孔变形呈细梭形,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图1);眼底窥不见。扩瞳后采用第3代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行眼底检查,右眼瞳孔不能扩大,眼底窥不见。眼部B型超声检查显示,玻璃体腔内见17 mm×14 mm大小实性中低回声团,几乎充满整个玻璃体腔,边界尚清晰,内回声欠均匀,可见点片状强回声,基底回声偏低,后伴声影(图2),提示右眼内实性占位病变(性质待定)。2020年5月8日,行眼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显示,右侧眼球内可见不规则短T1短T2信号,T2压脂呈弱信号,大小约20 mm×16 mm×17 mm;病变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其后方及下方见条片状短T1长T2信号(图3)。头颅MRI检查显示,眼外肌及视神经未见异常,肌锥内外间隙未见异常信号影,眼上、下静脉及眼动脉未见扩张。初步诊断:右眼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骨硬化蛋白在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骨硬化蛋白(SOST)和WNT/CTNNB1信号通路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UM)细胞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别收集20例上皮细胞型UM组织和16例梭形细胞型UM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OST、Wnt-1和Catenin beta-1蛋白含量。选择3株人UM组织来源的细胞系OCM-1(原发梭型)、Mum-2B(转移上皮型)和Mum-2C(转移梭型),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和SOST siRNA组,其中空白对照组不转染质粒、空质粒组用SOST阴性对照质粒转染,SOST siRNA组用含SOST siRNA转染。转染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OST、CTNNB1、WNT蛋白家族1(WNT1)、CCN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mRNA和相应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方法测定转染后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取BALB/c nude雌性小鼠9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OCM-1组、OCM-1空载体组和SOST shRNA组,分别接种未感染慢病毒的OCM-1、感染空载慢病毒的OCM-1以及感染SOST shRNA慢病毒的OCM-1,观察SOST沉默对小鼠原位成瘤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探讨OCM-1细胞SOST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5/6蛋白相互作用。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恶性程度较低的梭形细胞型UM组织中SOST表达水平高于上皮细胞型UM组织,Wnt-1和Catenin beta-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上皮细胞型UM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各细胞系中SOST siRNA组SOST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相应空质粒组,CCND1、WNT1及MMP9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OCM-1和Mum-2C细胞系中,SOST siRNA组CTNNB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OST siRNA组SOST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空质粒组,Wnt-1、Catenin beta-1、cyclin-D1、MMP2、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各细胞系中SOST siRNA组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流式细胞术显示SOST siRNA组G1期细胞比例以及G1/S期比值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OCM-1组、OCM-1空载体组和SOST shRNA组眼球体积分别为(42.7±4.6)、(49.0±22.9)和(135.2±32.7)mm 3,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9.963, P<0.01),其中SOST shRNA组小鼠眼球较OCM-1组和OCM-1空载体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SOST可分别与LRP-5和LRP-6相互结合发生相互作用。 结论:沉默SOST可促进UM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并使其处于分裂期的比例升高,可以促进肿瘤在裸鼠眼内的生长。SOST可能是通过与膜上受体LRP-5/LRP-6相互作用进而调节WNT/CTNNB1信号通路来发挥这一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1在眼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负性共刺激分子,诱导性表达于T、B细胞表面,在调控细胞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D-1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后通过募集磷酸化的SHP2减弱下游如PI3K/Akt和ERK等信号通路的传导,进而抑制T细胞的增生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免疫应答,参与大量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PD-1在眼科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除参与眼科炎症性疾病如葡萄膜炎、交感性眼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等疾病的发病以外,也参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视神经损伤、视神经脊髓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甲状腺相关眼病及黑色素瘤等疾病,因而阻断PD-1及其配体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可能成为治疗眼部肿瘤、炎症、免疫性、退变性疾病的潜在的靶点。本文就PD-1及其配体PD-L1在眼部疾病发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IRT1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表观遗传调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对人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通过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和SP6.5)和正常人葡萄膜黑色素细胞(DM78、UM95和UM96)中的表达。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SP6.5)中,用EX527抑制SIRT1活性,以溶剂DMSO作为阴性对照组;用SIRT1小干扰RNA(siSIRT1)转染细胞抑制SIRT1表达,以无义小干扰RNA(NC)转染作为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实验(MTS)、流式细胞术、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性、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克隆形成能力。裸鼠眼内成瘤实验检测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眼内成瘤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相关蛋白。组间数据均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与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相比,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23、SP6.5)中SIRT1 mRNA( t=17.08, P<0.001; t=13.24, P<0.001)和蛋白( t=6.26, P=0.00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TS结果显示,EX527抑制M23和SP6.5细胞活性,并呈药物浓度依赖性;与NC转染组相比,siSIRT1转染组细胞活性显著减弱( t=5.94, P<0.001; t=10.73, P<0.001)。与溶剂DMSO组相比,EX527处理组( t=5.10, P=0.047; t=7.57, P=0.002)和SIRT1 siRNA转染组( t=6.41, P=0.003; t=6.10, P=0.004)中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另外,M23和SP6.5细胞EX527处理组( t=5.04, P=0.001; t=5.93, P<0.001)和siSIRT1转染组( t=11.44, P<0.001; t=8.24, P<0.001)克隆形成数量显著降低。在裸鼠眼内成瘤实验中,与NC组相比,siSIRT1转染组眼内瘤体大小显著变小( t=5.50, 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MSO处理组相比,EX527处理组中P21( t=4.63, P=0.010; t=7.90, P=0.001)表达升高,E2F1( t=12.10, P=0.003; t=5.96, P=0.004)、CYCLIND2( t=36.28, P<0.001; t=16.58, P<0.001)、p-RB( t=17.55, P<0.001; t=21.34, P<0.001)表达降低,p-AKT表达下调。与NC转染组相比,siSIRT1转染组中,P21( t=5.88, P=0.004; t=10.51, P<0.001)表达升高,E2F1( t=4.60, P=0.01; t=4.89, P=0.008)、CYCLIND2( t=5.13, P=0.007; t=5.63, P=0.005)、p-RB( t=4.45, P=0.011; t=6.53, P=0.003)表达水平降低,p-AKT( t=9.61, P<0.001; t=6.44, P=0.003)表达下调。 结论::抑制SIRT1活性或表达可以明显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提示SIRT1可以作为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一个新靶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眼内恶性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眼内恶性肿瘤多发于视网膜和葡萄膜,是严重的致盲性疾病,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眼内恶性肿瘤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小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和溶瘤病毒治疗等。笔者将重点关注儿童及成人患病率最高的眼内恶性肿瘤(即视网膜母细胞瘤和葡萄膜黑色素瘤),对生物治疗在其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生物治疗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维莫菲尼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致VKH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53岁双眼视物模糊10余天女性患者,既往因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口服靶向药物维莫菲尼。检查发现左眼房水闪光,视盘水肿,双眼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示早中期点状强荧光,晚期渗漏荧光呈多湖状,诊断为双眼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眼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在肿瘤科指导下间断服用维莫菲尼至停药。治疗后双眼视力改善,眼前节炎性反应消退,视网膜神经上皮复位,色素上皮脱色素呈晚霞样眼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非编码RNA在眼内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和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眼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视功能。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ncRNAs在表观遗传、转录等层面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并且在UM和RB进程中发挥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有些ncRNAs还与肿瘤的大小、分期和患者的生存预后相关。文章就ncRNAs在UM和RB的生物学调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UM和RB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新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葡萄膜黑色素瘤(UM)一旦发生远处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少于12个月。目前临床缺乏转移性UM的标准治疗方式。近年,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中异彩纷呈,免疫检查点、癌症疫苗、T细胞过继治疗被应用于UM治疗。但大多临床效果有限,生存获益不高,近期新型免疫治疗药物IMCgp100早期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黑色素瘤病理诊断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黑色素瘤是一类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生于皮肤、黏膜及眼葡萄膜等部位。准确、规范的病理诊断对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至关重要。本指南以中国黑色素瘤规范化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17版)为基础,结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0版)》对病理诊断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外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我国国情,对黑色素病理诊断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较全面地阐述,并给出指导性建议,旨在提高我国黑色素瘤的病理诊断水平和规范性,更准确地评估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汲取眼部黑色素瘤协作研究经验,提高中国葡萄膜黑色素瘤诊疗水平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葡萄膜黑色素瘤(UM)的研究历程中,眼部黑色素瘤协作研究(COMS)是里程碑式的、卓越的临床研究。其研究结论是今天UM临床工作及指南制定的基础。COMS是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实施的最大的一组随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治疗方案对眼内原发恶性肿瘤的生存结果,可信度高;其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学习COMS的研究经验,积极总结基于亚洲人群的研究数据,制定适合亚洲UM患者的治疗方法,既是对COMS数据的有力补充,也是对该项世界性研究的深入拓展,对进一步提高我国UM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