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神经精神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工作生活质量。近年来,作为一种无创性神经调节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已应用于卒中的康复治疗,但其在PSD治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对rTMS治疗PSD的疗效、可能机制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频经颅磁刺激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rTMS)治疗丘脑痛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收治的41例接受hrTMS治疗的丘脑梗死后中枢性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依据刺激部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干预健侧次级感觉皮层(S2)治疗组(S2组, n=21)与干预健侧初级运动皮层(M1)治疗组(M1组, n=20)。分别于治疗前、伪刺激治疗后第1周末及有效刺激治疗后第1、2、3周末时,对2组患者进行简易McGill问卷评分,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监测诱发电位N100波幅,同时观察治疗周期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有效刺激治疗后第2、3周末时S2组患者的感觉项评分、情绪项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比较,有效刺激治疗后第2周末时M1组患者的感觉项评分、VAS评分、现有痛评分均明显降低,第3周末时M1组患者的感觉项评分、情绪项评分、VAS评分、现有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效刺激治疗后第3周末时,与M1组比较,S2组患者的感觉项评分、情绪项评分、VAS评分、现有痛评分均明显降低[(5.35±0.54)分 vs.(4.86±0.74)分、(3.55±0.69)分 vs.(3.14±0.57)分、(5.50±0.69)分 vs.(5.00±0.78)分、(2.20±0.42)分 vs.(1.81±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与治疗前比较,有效刺激治疗后第2、3周末时S2组、M1组患者的N100波幅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效刺激治疗后第3周末时,与M1组比较,S2组患者的N100波幅明显升高(3.00±0.65 vs. 3.43±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2组患者治疗周期内均无癫痫发作、头皮烧灼等不良反应发生,且头痛、耳鸣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rTMS刺激健侧S2区或M1区均可有效改善丘脑痛患者的短期疼痛程度且无明显副作用,其中刺激S2区的镇痛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脂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脂质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CUS组)和rTMS治疗组(CUS + rTMS组),每组8只。适应性饲养7 d后,CUS组和CUS + rTMS组大鼠接受为期28 d的CUS造模。造模结束后,CUS + rTMS组大鼠接受rTMS干预7 d(5 Hz,1.26 Tesla),sham组和CUS组大鼠接受假rTMS干预7 d。干预结束24 h后进行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随后处死动物,收取海马组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脂质变化,采用Lipid Search software version 4.1和SIMCA-P 14.1软件分析脂质相对含量。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结果:(1)3组大鼠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的结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853~7.466,均 P<0.05)。在旷场实验中,CUS组大鼠[(50.72±6.38)s,(11.41±1.55)%]在旷场中央区的探索时间和中央区运动距离百分比明显少于sham组[(86.06±7.31)s,(18.60±1.21)%]和CUS + rTMS组[(79.87±7.87)s,(16.74±1.27)%](均 P<0.05);糖水偏好实验中,CUS组[(37.63±6.06)%]大鼠糖水摄取百分比明显少于sham组[(68.30±6.39)%]和CUS + rTMS组[(62.68±5.50)%](均 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CUS组[(137.60±13.36) s]大鼠不动时间明显多于sham组[(80.57±10.36 )s]和CUS + rTMS组[(86.14±11.49)s](均 P<0.05)。(2)3组大鼠海马脂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826~15.440,均 P<0.05)。与sham组[(20 850.00±956.56)×10 7,(788.78±136.11)×10 7,(340.29±35.66)×10 7,(239.65±18.14) ×10 7,(22.96±4.04)×10 7,(3.35±0.85)×10 7,(6.71±0.82) ×10 7,(424.52±33.38)×10 7,(2.68±0.33)×10 7]相比,CUS组[(24 133.33±1 242.04)×10 7,(953.65±131.26)×10 7,(275.32±35.78)×10 7,(293.82±38.28) ×10 7,(15.36±3.87)×10 7,(4.57±1.02)×10 7,(7.94±0.91) ×10 7,(509.22±42.09)×10 7,(3.39±0.33)×10 7]大鼠海马的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tidylcholine, LPC),磷酸肌酸(ceramide phosphates,CerP),鞘氨醇(sphingosine,So),甘油二酯(diglyceride,DG)和单甘油酯(monoglyceride,MG)等7类脂质分子在大鼠海马中的相对含量增加(均 P<0.05),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和酰基肉碱(acyl carnitine,AcCa)相对含量减少(均 P<0.05)。rTMS治疗有效逆转了CUS导致的大鼠海马脂质水平改变,与CUS组相比,CUS + rTMS组[(21 816.67±928.26)×10 7,(783.16 ±91.52)×10 7,(323.59±33.91)×10 7,(236.39±32.02)×10 7,(23.35±4.46)×10 7,(3.16±0.85)×10 7,(7.03±0.26)×10 7,(421.55±44.28)×10 7,(2.56±0.32)×10 7]大鼠海马的PE,PI,LPC,CerP,So,DG和MG含量降低,PA和AcCa脂质含量升高(均 P<0.05)。 结论:CUS模型大鼠海马的甘油磷脂、甘油糖脂、鞘脂、脂肪酸等多种脂质水平异常,而5 Hz的rTMS干预可以改善CUS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和海马脂质紊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rTMS与FES治疗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市中manbet官网登录 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rTMS组30例和FES组30例。rTMS组给予rTMS治疗,FES组给予FES治疗,均每天1次,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指总活动度(TAM)、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安全性。结果:FES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rTMS组的83.3%(25/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09, P=0.930)。治疗后,两组TAM评分、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244、0.262),两组MBI评分、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rTMS、FES治疗卒中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均有显著的效果,均可改善患者上肢活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帮助重塑脑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功能和情绪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太空微重力环境对航天员身体各系统造成的损伤,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分析太空微重力环境和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和情绪的影响、潜在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相关研究,发现微重力环境导致学习、记忆、空间定向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引起焦虑和抑郁情绪。微重力环境相关的认知和情绪损伤机制复杂,包括神经元损伤、大脑结构改变、神经递质失调、突触功能异常、氧化应激损伤和能量代谢紊乱等。天然提取物等药物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干预及益生菌等新疗法有望减轻微重力暴露所致的认知损伤及情绪障碍。随着我国航天医学的发展,微重力环境对认知和情绪损伤的潜在机制及干预措施仍有待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最小随机化法将入选的80例卒中后疲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每日规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根据病情个体化治疗,共治疗8周)和常规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TMS联合CBT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2组患者疲劳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情绪状态、睡眠情况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SS、FMA、HAMD、HAMA、PSQ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的FSS、HAMD、HAMA和PSQI评分[(45.72±4.21)、(14.64±1.94)、(10.67±1.01)和(10.92±1.2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8.21±4.93)、(15.59±1.83)、(11.92±1.44)和(11.46±1.05)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8周后的评分[(32.10±3.13)、(10.79±1.88)、(6.21±0.98)和(5.13±0.73)分]亦明显低于组内治疗4周时及同时间点对照组[(46.92±5.92)、(14.87±1.61)、(11.64±1.48)和(11.13±0.98)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时和治疗8周后的FMA评分[(57.13±3.83)和(62.03±3.60)分]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53.18±3.95)和(56.95±4.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HAMD、HAMA、PSQI与FSS评分均呈正相关,FMA与FSS评分呈负相关。 结论:rTMS联合CBT能有效改善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下颌舌骨肌外周磁刺激联合中枢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下颌舌骨肌外周磁刺激联合中枢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外周磁刺激组、中枢磁刺激组、外周+中枢磁刺激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吞咽训练,外周磁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下颌舌骨肌高频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中枢磁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下颌舌骨肌皮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外周+中枢磁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rPMS+rTMS,上述治疗每日1次,每周5 d,共10次(2周)。治疗前和治疗全部结束后(治疗后),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渗漏-误吸量表(PAS)、功能性吞咽障碍量表(FDS)对4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的FOIS、FDS、PA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 P<0.05)。与对照组比较,外周磁刺激组[(3.86±0.86)分]、中枢磁刺激组[(3.79±0.89)分]、外周+中枢磁刺激组[5.00分(5.00~6.00分)]治疗前后的FOIS差值较大( P<0.05);外周磁刺激组[(36.50±6.63)分]、中枢磁刺激组[(35.29±8.96)分]、外周+中枢磁刺激组[(46.53±7.03)分]治疗前后的FDS差值较大( P<0.05);外周磁刺激组[(2.07±0.73)分]、中枢磁刺激组[4.00分(2.00~4.00分)]、外周+中枢磁刺激组[4.00分(4.00~6.00分)]治疗前后的PAS差值较大( P<0.05)。外周磁刺激组与中枢磁刺激组治疗前后的FOIS差值、FDS差值、PAS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外周磁刺激组和中枢磁刺激组比较,外周+中枢磁刺激组治疗前后的FOIS差值、FDS差值、PAS差值显著较大( P<0.05)。 结论:下颌舌骨肌rPMS联合皮质rTMS可以明显改善吞咽障碍,疗效较单一常规吞咽康复、下颌舌骨肌rPMS、皮质rTMS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头眼运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头眼运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rTMS治疗及头眼运动,rTMS治疗每日1次,共20 d,头眼运动每次每个动作1 min,每日2次,每周5 d,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估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测试(TUG)、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与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LE、BBS、TUG、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LE、BBS、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增加,TUG用时均较组内治疗前缩短( 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LE[(27.05±4.06)分]、BBS[(39.00±5.85)分]、TUG[(18.15±3.22)s]、MBI[(66.55±8.67)分]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rTMS联合头眼运动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更年期女性失眠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对更年期女性失眠的疗效。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筛选76例更年期女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伪刺激,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评定患者的睡眠情况;并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SI评分[(16.39±4.03)分,(15.66±4.89)分]、PSQI评分[(14.97±2.70)分,(14.11±3.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716,-1.190,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SI、PSQI评分[(10.08±3.65)分,(9.58±1.73)分]均低于对照组[(12.82±4.47)分,(12.13±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26,5.440,均 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所有睡眠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均 P<0.05),对照组的睡眠效率、觉醒时间、觉醒次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均 P<0.05);观察组的睡眠效率、N3期百分比和REM期百分比[(79.52±9.31)%,(22.80±6.05)%,(18.78±6.6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38±12.99)%,(17.39±11.75)%,(13.98±6.3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26,-2.524,-3.212,均 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rTMS联合CBT-I可显著改善更年期女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安全性高,可作为更年期女性失眠较理想的非药物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抗抑郁治疗的脑网络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通过调节特定脑区神经元电生理活动治疗抑郁症的非侵入性物理治疗技术,虽然疗效和安全性已被认可,但其抗抑郁治疗的脑生物机制仍不清楚,临床效能仍需提高。本文重点围绕基于磁共振成像的rTMS抗抑郁治疗相关脑区及脑网络的神经机制展开探讨,归纳相关疗效预测因子,为探索rTMS抗抑郁治疗的脑网络机制以及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