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I联合房角分离术及房角切开术治疗中晚期PACG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EI)联合房角分离术(GSL)及房角切开术(G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性研究方法,于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连续纳入中晚期PACG患者50例50眼,所有患眼均接受PEI+GSL+GT,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平均随访7.5(6,10)个月。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定患者手术前后眼压;采用ETDRS视力表测定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转换为LogMAR视力分析;收集抗青光眼用药种类及数量信息和手术并发症资料。计算患眼手术成功率,完全成功定义为术后不使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为5~18 mmHg(1 mmHg=0.133 kPa)且眼压较基线下降20%,无威胁视力的并发症,无需接受额外的抗青光眼手术,无光感丢失;条件成功定义为使用或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达到上述条件。结果:术眼术前平均眼压为(28.81±7.81)mmHg,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为(13.41±4.10)mmHg,术后眼压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260, P<0.001);与术前比较,术后眼压平均降低13.80(9.10,19.40)mmHg,降幅为51.1%(38.6%,67.1%)。术前平均BCVA为(0.92±0.11)LogMAR,术后末次随访时为(0.88±0.10)LogMAR,手术前后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60, P=0.580)。术前平均使用降眼压药物2(1,3)种,术后为0(0,0)种。手术完全成功率为80%(40/50),条件成功率为94%(47/50)。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7眼,一过性眼压升高7眼,角膜水肿3眼,未出现威胁视力的并发症。 结论:PEI+GSL+GT治疗中晚期PACG能够有效降低眼压、减少降眼压药物的使用种类和数量,手术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强度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manbet官网登录 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接受HIFU睫状体成形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闭角型青光眼32例(32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各时间点视力、眼压、降眼压药物数量、前房角的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各时间点视力(logMAR)与术前1.76±0.9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176, P=0.983),术后眼压逐渐下降( F=85.903, P<0.001)。随访期末,32只眼中手术完全成功者19例,部分成功者10例,失败者3例,成功率为90.63%(29/32)。术后3个月的前房角各参数(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夹角、及虹膜内表面与晶状体前表面的夹角)与术前各参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者10只眼(31.25%)、结膜充血者24只眼(75.00%)、一过性高眼压者2只眼(6.25%);未出现脉络膜上腔出血、脉络膜脱离或眼内炎等严重的并发症。 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及房角切开术操作规范专家推荐意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在中国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眼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既往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PACG的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EI)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多。近年来PEI联合房角分离(GSL)及房角切开术(GT)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PACG被证实是安全和有效的,目前受到关注并且在我国已广泛开展,然而,PEI+GSL+GT手术治疗方案仍缺乏统一的规范。国内部分青光眼专家根据PEI+GSL+GT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PACG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详细、完整的手术操作规范,对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麻醉方法、手术操作技术和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提出推荐意见,使临床医生对该治疗方法的应用过程进行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视网膜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综合治疗的疗效、生存率、眼球摘除率以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1999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manbet官网登录 眼科检查确诊且行综合治疗的RB患儿313例44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5例(55.9%),女性138(44.1%)例;单眼181例,双眼132例。国际眼内RB分期标准(IIRC)分期,A、B、C、D、E期以及眼外期分别为6、13、6、52、227、9例。313例中,明确最终是否生存245例,其中死亡22例(9.0%,22/245)。445只眼中,明确最终是否摘除眼球330只眼;初诊时有明确IIRC分期、眼部检查结果以及眼球摘除前有明确治疗方案及次数、手术后有明确pTNM (pathological tumor node metastasis)分期者184只眼。记录患儿基本信息、人口学特征、临床信息、眼球摘除及治疗方案、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分析RB患儿眼球摘除、病理检查是否存在高危病理特征(HRF)以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999年至2018年,明确最终是否生存的245例患儿的生存率由82.6%逐年提高至96.3%;明确是否最终摘除眼球的330只眼的眼球摘除率由68.8%逐年降低至58.3%。D期、E期患眼眼球摘除率分别从2005年前的83.3%和100%下降至2014年之后的37.5%和85.4%。单眼发病( β=-1.551, P=0.005)、IIRC分期中D、E期和眼外期( P<0.005)是RB最终眼球摘除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眼动脉介入化学药物治疗(IAC)是其保护因素( β=-0.877, P<0.001)。病理检查出现HRF 51只眼(27.7%)。发病月龄大( β=0.019, P=0.016)、青光眼期( β=0.816, P=0.050)是RB病理存在HRF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AC是眼球摘除的保护因素( β=21.432, P<0.001)。 结论:综合治疗后,RB眼球摘除率总趋势逐渐下降,IAC治疗可降低D、E期眼球摘除率;较大的发病月龄、青光眼期是HRF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AC能降低HRF存在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期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对激光虹膜周切术中及术后前房出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长期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对激光虹膜周切术的术中、术后前房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2014-01/2017-06于本院行激光虹膜周切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3例68眼,将纳入的病例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未服用阿司匹林组,B组为不停用阿司匹林组.对两组术中、术后前房出血进行比较.结果:激光虹膜周切手术过程顺利,两组之间术中及术后前房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严重前房出血发生.结论:在不停用阿司匹林情况下仍可安全施行激光虹膜周切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认知行为疗法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APACG手术患者7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比较2组疾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发病原因、用药管理、睡眠管理、心理调护、复查时间与项目、疾病认知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管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远视力/移动和光感、调节能力、读与精细工作、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增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