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健脾化滞丸治疗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UC患者按辨证分为大肠湿热组(34例)、脾虚湿蕴组(32例)、脾肾阳虚组(30例)、寒热错杂组(30例),4组均在UC基础治疗基础上予健脾化滞丸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4组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清IL-8、MCP-1、MIF水平,并统计疗效.结果 脾虚湿蕴组总有效率96.88%(31/32),高于大肠湿热组[85.29%(29/34)]、脾肾阳虚组[83.33%(25/30)]及寒热错杂组[86.67%(26/30)](P<0.05).治疗后4组改良Mayo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脾虚湿蕴组均低于大肠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及寒热错杂组(P<0.05).治疗后4组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脾虚湿蕴组腹痛、腹泻、纳差、乏力症状评分均低于大肠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寒热错杂组(P<0.05).治疗后4组血清IL-8、MCP-1、MIF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脾虚湿蕴组均低于大肠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寒热错杂组(P<0.05).结论 不同证型UC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滞丸后,临床效果均良好,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与下调血清IL-8、MCP-1、MIF水平有关.
作者:景姗;刘小丽;顾玮;顾庆华
来源:河北中医 2021 年 43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