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13

目的从微血管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角度为电针治疗脑梗塞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实验依据.方法将清洁级SD雄性大鼠用线栓法制作脑梗塞模型,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非治疗组及假手术对照组.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顶叶皮质缺血半影区微血管数(MVG)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差异,对比分析电针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大鼠的组间差异以及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结果(1)电针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组间比较,电针治疗组大鼠顶叶皮质缺血半影区微血管数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2)电针治疗组组内比较,电针治疗14 d组顶叶皮质缺血半影区MVC比7 d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7 d组与1 d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增高(P<0.05);(3)非治疗组:电镜下可见神经细胞水肿明显,染色质凝集成块或溶解,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化,线粒体嵴变形扭曲,甚至断裂或消失;(4)电针治疗组:电镜下可见大部分神经细胞结构完整,线粒体丰富,但仍可见到部分线粒体轻度水肿,呈球状,少数嵴断裂或消失.结论电针是治疗脑梗塞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机制可能促进微血管新生、侧支循环重建,从而起到保护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有关.

作者:王家有;宿宝贵;潘三强;贺振泉

来源:解剖学研究 2005 年 27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2 | 下载:13
作者:
王家有;宿宝贵;潘三强;贺振泉
来源:
解剖学研究 2005 年 27卷 4期
标签:
电针 脑梗塞 半影区 神经细胞 超微结构 微血管数
目的从微血管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角度为电针治疗脑梗塞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实验依据.方法将清洁级SD雄性大鼠用线栓法制作脑梗塞模型,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非治疗组及假手术对照组.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顶叶皮质缺血半影区微血管数(MVG)和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差异,对比分析电针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大鼠的组间差异以及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结果(1)电针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组间比较,电针治疗组大鼠顶叶皮质缺血半影区微血管数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2)电针治疗组组内比较,电针治疗14 d组顶叶皮质缺血半影区MVC比7 d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7 d组与1 d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增高(P<0.05);(3)非治疗组:电镜下可见神经细胞水肿明显,染色质凝集成块或溶解,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化,线粒体嵴变形扭曲,甚至断裂或消失;(4)电针治疗组:电镜下可见大部分神经细胞结构完整,线粒体丰富,但仍可见到部分线粒体轻度水肿,呈球状,少数嵴断裂或消失.结论电针是治疗脑梗塞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机制可能促进微血管新生、侧支循环重建,从而起到保护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