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49 | 下载320

目的 研究创伤救治复苏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探讨创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终极标准与监控效应.方法 选择符合本项研究条件且需接受液体复苏者149例,采用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对其组织损伤程度和伤后病情危害状况进行评价与分组,收集液体复苏前、复苏后及结束等不同时间段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血乳酸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等,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对应时间段的碱缺失及氧合指数等,分别比较监控指标的组间差异、时间效应及并发症或与预后的关系等.结果 救治24 h实现终极标准的全身指标有127例,细胞指标有112例,两者平均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监测指标24 h均实现终点目标者与>24 h或死亡者的APACHEⅡ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或死亡组实现终极目标的时间明显高于对照存活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创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不仅在于恢复生命体征的稳定,更重要是在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的基础上,及时纠正组织灌流和细胞氧合不足,作为创伤救治复苏的终点目标.

作者:田利华;孙大炜;白祥军;廖忆刘;周锡渊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年 19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49 | 下载:320
作者:
田利华;孙大炜;白祥军;廖忆刘;周锡渊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年 19卷 5期
标签:
创伤与损伤 液体复苏 监测 创伤评分 Wounds and injuries Fluid resuscitation Monitoring Trauma score
目的 研究创伤救治复苏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探讨创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终极标准与监控效应.方法 选择符合本项研究条件且需接受液体复苏者149例,采用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对其组织损伤程度和伤后病情危害状况进行评价与分组,收集液体复苏前、复苏后及结束等不同时间段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血乳酸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等,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对应时间段的碱缺失及氧合指数等,分别比较监控指标的组间差异、时间效应及并发症或与预后的关系等.结果 救治24 h实现终极标准的全身指标有127例,细胞指标有112例,两者平均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监测指标24 h均实现终点目标者与>24 h或死亡者的APACHEⅡ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或死亡组实现终极目标的时间明显高于对照存活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创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不仅在于恢复生命体征的稳定,更重要是在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的基础上,及时纠正组织灌流和细胞氧合不足,作为创伤救治复苏的终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