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式在儿科门急诊静脉留置针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将小儿门急诊输液使用留置针患者240例纳入研究.将2011年1-6月实施FMEA模式前的使用留置针的1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7-12月应用FMEA模式后的1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应用FMEA分析方法,对门急诊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原因、结果进行查找,计算出RPN值,针对影响家庭留置的高危因素,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导管堵塞、外渗、意外拔针/脱管、穿刺点感染的RPN值和留置天数.结果 实施FMEA后,观察组在意外拔管(48.00±9.13)、导管堵塞(72.00±27.96)及外渗(140.00 ±18.39)等安全质量方面的RPN值均较对照组[(96.00±12.47),(288.00±37.40),(168.00±31.24)]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79,13.08,2.22;P<0.05).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2.02 d)较对照组(3.95 d)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P<0.01).结论 FMEA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升门急诊患儿静脉留置针风险管理,保障输液安全,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值得在儿科门急诊推广.
作者:王娟;闻亚军;梅云霞;周琴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年 18卷 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