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和消退过程中,自由活动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外液中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和牛磺酸的浓度变化,探讨其与突触效应长时程增强和学习记忆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实验于2005-03/10在延边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完成.选用3月龄Wistar系雄性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对照组、实验1a组、实验1b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每组8只.实验1a组经训练建立条件反射,达学会标准后进行实验性消退;实验1b组建立条件反射的方法同1a组,每次训练前2 min内用微量注射器往齿状回区注射90 μmol/L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阻断剂MK-801 1 μL;实验2组经训练建立条件反射,达学会标准后观察其自然消退情况;实验3组经训练建立条件反射,达学会标准后继续巩固训练2 d,观察其自然消退情况;对照组不配对给予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不形成条件反射.以红灯为条件刺激、脚掌电刺激为非条件刺激来形成条件反射.大鼠在信号出现期上平台为正确反应.实验训练20次/d,以连续测试10次中有9次出现正确反应定为学会标准,只有1次定为行为消退标准.应用脑部微量透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慢性埋植电极法以及电生理记录法等实验技术观察海马齿状回区几种氨基酸的浓度变化,同时以群体峰电位作为指标观察突触效应的变化.结
作者:刘巧凤;金清华;姜海英;崔桂玉;孙嘉斌;金秀吉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6 年 10卷 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