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骨水泥灌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随着骨质疏松的进行和骨水泥与骨组织间隙的增大,骨水泥-骨界面的抗压缩和抗扭转能力下降,骨水泥块在椎体内的微运动幅度增加,易导致伤椎再骨折发生.目的:探讨3种方式灌注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分次灌注骨水泥治疗各60例,整理相关数据,分析椎体内骨水泥块的类别与治疗方式的关系,了解患者长期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改善、椎体高度及骨水泥块形态位置改变、伤椎再骨折发生等情况.结果与结论:①3组治疗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Cobb's角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时间点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3种方法缓解疼痛和恢复行动的效果无差异,均能够防止椎体高度丢失,维护脊柱的力学性能;②骨水泥形态位置发生改变及伤椎再骨折均出现在团块型骨水泥病例中,为增加长期疗效,在灌注骨水泥时应尽可能在椎体内形成混合型或骨小梁型骨水泥.
作者:周伟;刘贵省;周丽萍;高芳;刘训伟;谢志勇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 年 21卷 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