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用聚维酮碘建立角膜内皮失代偿病变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20只(40眼)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聚维酮碘组、苯扎溴铵组、角膜内皮擦除组、冷冻组,每组10眼.各组定期行眼前节照相、角膜厚度测量、病理切片等检查,至少观察2个月,术后2个月用TUNEL试剂盒对每组角膜基质细胞进行凋亡检测结果聚维酮碘组、苯扎溴铵组角膜始终保持混浊,随时间推移水肿加重、厚度增加,术后2个月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1.47±0.05)mm和(1.43±0.08)mm;角膜内皮擦除组、冷冻组随时间推移角膜由混浊逐渐恢复透明,厚度增加于术后1周达到高峰,分别为(1.43±0.06)mm和(0.81±0.09)mm,之后角膜水肿逐渐减轻、厚度减小,术后2个月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0.63±0.06)mm和(0.52±0.06)mm.TUNEL法显示苯扎溴铵组角膜基质层有较多的凋亡细胞,每个高倍镜下平均TUNEL阳性细胞数为(24.80±3.26)个;另外3组角膜基质层未见明显凋亡细胞.结论 前房灌注聚维酮碘可以长期保持角膜混浊,方法简便且不会引起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
作者:杨丽萍;李俊;陈磊
来源:眼科新进展 2011 年 31卷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