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73例(146眼)近视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5例,女38例。年龄19~36岁,平均(25.7±5.1)岁。等效球镜度(SE)-10.25~-4.50 D,平均(-6.95±1.97)D。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3、5、7 mm区域角膜后表面曲率。将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值(ΔK)与切削百分比(AD/CT)、切削深度(AD)、残留基质厚度(RBT)及SE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进一步采用逐步回归法对ΔK的影响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3、5 mm直径区域角膜后表面曲率均比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3.36,P<0.01)。ΔK3 mm、ΔK5 mm、ΔK7 mm与AD/CT(r=0.845、0.833、0.753,P<0.01)和AD(r=0.725、0.727、0.603,P<0.05)呈正相关,而与SE (r=-0.762、-0.756、-0.674,P<0.05)和RBT(r=-0.784、-0.733、-0.864,P<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D/CT、RBT为ΔK3 mm的影响因素(β=2.048、-0.002,95
作者:王世明;李小萍;顾林丹;傅蒋伟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6 年 18卷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