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6 | 下载89

目的:观察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眼手术前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表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确诊为累及黄斑的RRD并行巩膜扣带术的患者52例(52眼),以对侧正常眼作对照.RRD患眼均行巩膜扣带手术治疗.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进行OCT及mfERG检查,观察RRD患眼黄斑区微结构,以及黄斑区反应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采用t检验对术前患眼与正常眼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与中央1环的N1、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比较分析;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法分析术后各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中心凹厚度、中央1环的N1、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眼术后均成功复位.术前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正常眼明显增厚,为(534±4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27,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眼相比较,术前患者中央1环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降低(tN1=17.372、tP1=23.943,P<0.05),潜伏期延长(tN1=5.291、tP1=7.30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中央1环N1波及P1波振

作者:蔡瑞珍;陈慷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7 年 19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6 | 下载:89
作者:
蔡瑞珍;陈慷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7 年 19卷 9期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多焦视网膜电图 retinal detachment scleral buckling surgery tomography optical coherence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目的:观察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眼手术前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表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确诊为累及黄斑的RRD并行巩膜扣带术的患者52例(52眼),以对侧正常眼作对照.RRD患眼均行巩膜扣带手术治疗.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进行OCT及mfERG检查,观察RRD患眼黄斑区微结构,以及黄斑区反应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采用t检验对术前患眼与正常眼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与中央1环的N1、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比较分析;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法分析术后各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中心凹厚度、中央1环的N1、P1波反应密度和潜伏期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眼术后均成功复位.术前患眼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正常眼明显增厚,为(534±4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27,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眼相比较,术前患者中央1环N1波和P1波振幅密度降低(tN1=17.372、tP1=23.943,P<0.05),潜伏期延长(tN1=5.291、tP1=7.30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中央1环N1波及P1波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