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4 | 下载29

《中医诊断学》教材将健康人的面色描述为“红黄隐隐”,其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为黄色人种。但现代研究已经指出,所谓“黄种人”的“黄”更多地出自意象性的认知,而非肉眼的客观观察,以之为据并用于描述中医望诊理论的“常色”则未免失宜。相较之下,传统“如帛裹朱”的表述更为合宜。由此可以引发对中医传统理论现代表述的思考:一方面,应当注意区分描述对象的哲学属性和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在中西学术交融的大环境下,对于外来学说在传统理论中的运用,应本着具体分析、唯实而用的原则。

作者:张瑾

来源:医学与哲学 2014 年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4 | 下载:29
作者:
张瑾
来源:
医学与哲学 2014 年 5期
标签:
望诊 常色 种族理论 visual inspection healthy skin color race theory
《中医诊断学》教材将健康人的面色描述为“红黄隐隐”,其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为黄色人种。但现代研究已经指出,所谓“黄种人”的“黄”更多地出自意象性的认知,而非肉眼的客观观察,以之为据并用于描述中医望诊理论的“常色”则未免失宜。相较之下,传统“如帛裹朱”的表述更为合宜。由此可以引发对中医传统理论现代表述的思考:一方面,应当注意区分描述对象的哲学属性和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在中西学术交融的大环境下,对于外来学说在传统理论中的运用,应本着具体分析、唯实而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