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2 | 下载91

目的 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不规则肿块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及特征.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导管癌组)与31例不规则肿块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乳头状瘤组)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接受MRI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MRI影像表现[T2加权成像(T2WI)信号、边界、内部成分、象限分布、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病灶直径]、病灶内部强化特征、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特征(TIC类型、最大增强斜率、达峰时间、峰值强化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导管癌组病灶以毛刺样边界为主[65.85%(27/41)],乳头状瘤组病灶以边界清楚为主[54.84%(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管癌组的ADC值低于乳头状瘤组[(0.85±0.21)×10-3mm2/s比(1.14±0.26)×10-3mm2/s],导管癌组的病灶直径大于乳头状瘤组[(3.02±0.68)cm比(1.94±0.53)cm](P<0.01).两组患者的病灶内部强化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导管癌组向心性强化患者的比例最高[43.90%(18/41)],乳头状瘤组小环形强化患者比例最高[64.52%(20/31)].导管癌组最大增强斜率低于乳头状瘤组[(2.5±0.5)比(2.9±0.6)],达峰时间长于乳头状瘤组[(143.6±18.2)s比(122.6±16.1)s],峰值强化

作者:李华梅;阳光辉;张野;黄丽霞

来源:医学综述 2021 年 27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2 | 下载:91
作者:
李华梅;阳光辉;张野;黄丽霞
来源:
医学综述 2021 年 27卷 8期
标签: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导管内乳头状瘤 磁共振成像
目的 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不规则肿块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表现及特征.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导管癌组)与31例不规则肿块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乳头状瘤组)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接受MRI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MRI影像表现[T2加权成像(T2WI)信号、边界、内部成分、象限分布、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病灶直径]、病灶内部强化特征、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特征(TIC类型、最大增强斜率、达峰时间、峰值强化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导管癌组病灶以毛刺样边界为主[65.85%(27/41)],乳头状瘤组病灶以边界清楚为主[54.84%(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管癌组的ADC值低于乳头状瘤组[(0.85±0.21)×10-3mm2/s比(1.14±0.26)×10-3mm2/s],导管癌组的病灶直径大于乳头状瘤组[(3.02±0.68)cm比(1.94±0.53)cm](P<0.01).两组患者的病灶内部强化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导管癌组向心性强化患者的比例最高[43.90%(18/41)],乳头状瘤组小环形强化患者比例最高[64.52%(20/31)].导管癌组最大增强斜率低于乳头状瘤组[(2.5±0.5)比(2.9±0.6)],达峰时间长于乳头状瘤组[(143.6±18.2)s比(122.6±16.1)s],峰值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