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脑梗死后不同时间点缺血区脑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态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变化规律,探讨电针"水沟"穴对脑梗死后血管新生的干预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各90只,空白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并分为缺血1、3、6、9、12、24 h及3、7、12 d共9个时间点组.电针组以15 Hz、2 mA的连续波电针"水沟"穴20 min,1~24 h电针组于造模后即刻给予电针干预,相应时间点取材,3~12 d电针组每日干预1次,末次治疗后取材.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观察缺血区脑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态和数目,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梗死脑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生长素(Ang)-1和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假手术组未出现CD31和Ki67双阳性细胞;模型组24 h开始出现CD31和Ki67双阳性细胞,随缺血时间延长双阳性细胞逐渐增多,3d时达到峰值,7d时下降,12d时无双阳性细胞;电针组12 h时CD31和Ki67双阳性细胞开始出现,3 d时达峰值后逐渐下降,12 d时仍有少量双阳性细胞.假手术组与空白组bFGF、Ang-1、Ang-2、PDGF-b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bFGF mRNA表达在缺血后9 h~12 d时、蛋白表达在24
作者:贾蓝羽;杜元灏;李晶;庞博;徐梦瑶
来源:针刺研究 2019 年 44卷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