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腕踝针“下4”-“下5”-“下6”穴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Glu)及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1(NMDAR1)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腕踝针改善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腕踝针组,每组12只.采用结扎并剪断坐骨神经中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保留腓肠神经的方法制备SNI大鼠模型.腕踝针组于SNI后5~14 d予右侧“下4”-“下5”-“下6”穴腕踝针治疗,每天1次,每次4h,连续10d.采用von-Frey测痛仪记录大鼠机械痛阈值变化,丙酮记录冷异常性疼痛行为学变化;采用核磁共振氢谱、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脊髓背角Glu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右侧脊髓背角谷氨酸受体NMDAR1磷酸化蛋白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值显著下降(P<0.01),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明显增加(P<0.01),脊髓背角Glu含量及NMDAR1磷酸化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腕踝针组大鼠机械痛阈值显著提高(P<0.01),冷刺激缩足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脊髓背角Glu含量及NMDAR1磷酸化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腕踝针可减轻神经痛大鼠痛敏反应,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Glu及NMDAR1磷酸化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柳伟婷;江孟鸿;王志福;郑美凤;陈小梅;张亮平;梁胜祥;俞向梅
来源:针刺研究 2020 年 45卷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