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鼻内针刺对变应性鼻炎(AR)新西兰兔鼻黏膜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蛋白表达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影响,探讨鼻内针刺治疗AR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和鼻内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腹腔注射及鼻黏膜刺激法建立AR新西兰兔模型.鼻内针刺组针刺两侧鼻腔"内迎香"穴(下鼻甲前端附着区距鼻阈1 cm处),非经非穴组浅刺面部两颊外缘处(非穴位浅刺),两组均留针20 min,隔日治疗1次,共7次.干预前后观察各组新西兰兔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黏膜SP、VIP、NPY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gE、IL-4、IFN-γ含量.结果:治疗前后,模型组症状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比较,鼻内针刺组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新西兰兔鼻黏膜SP、VI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NPY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鼻内针刺组鼻黏膜SP、VIP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P<0.01),NPY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P<0.05).模型组血清IgE、IL-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IFN-γ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鼻内针刺组血清IgE、IL-4含量明显低于
作者:巩政;闫占峰;刘巧平;刘莉莉;刘思溟;矫璐璐;边芳子;张琳婧;张琳琳
来源:针刺研究 2021 年 46卷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