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腹针和口服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腹针组(30例)及中药组(28例).腹针组针刺腹针中脘、下脘、气海等穴,中药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情况、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巧克力囊肿平均径线值、合并腺肌症者子宫3个径线值之和.结果:除中药组选词阳性项目数外,两组治疗后简化McGill量表中6个项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两组间治疗后6个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腹针组明显优于中药组.两组治疗前后CA125水平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巧克力囊肿平均径线值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差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腺肌症子宫3个径线值之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腹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中药组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针在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降低血清CA125水平方面疗效优于田七痛经胶囊,对已形成的卵巢内膜囊肿、腺肌症子宫的大小无显著改善.故以疼痛为主要表现或求诊目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腹针治疗的较好适应证.
作者:向东方;孙巧璋;梁雪芳
来源:中国针灸 2011 年 31卷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