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0 | 下载0

目的:观察不同电流强度电针与不同剂量吗啡结合缓解大鼠胫骨癌痛的量效关系,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电针与吗啡结合缓解癌症疼痛适宜参数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及治疗组(80只),治疗组按不同电流强度与吗啡剂量结合的2因素3水平组合又分为8组,每组10只.大鼠右侧胫骨上段骨癌造模后第15天起,治疗组以2 Hz/100 Hz疏密波电针“夹脊”穴,给各组大鼠以不同的刺激参数治疗,每天1次,连续6d.检测大鼠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0 min、1h、2h和5h时及治疗3次后、治疗6次后痛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首次治疗后0 min、1h和2h时,2 mA电针与1mA电针均有提高痛阈的作用(均P<0.01),但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次治疗后5h时,2 mA电针仍有提高痛阈的作用(均P<0.01),1mA电针提高痛阈作用不显著(P>0.05);治疗3次和6次后,2 mA电钎和1mA电针均有提高痛阈的作用(均P<0.01),且2 mA电针的作用优于1mA电针(P<0.05),并与5 mg/(kg·d)吗啡有协同作用(P<0.05).治疗6次后,2 mA和1mA电针均有抑制脊髓背角GFAP表达的作用(均P<0.0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g/(kg· d)和2.5 mg/(kg·d)

作者:蒯乐;陈颢;章婷婷;杨华元

来源:中国针灸 2012 年 32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0 | 下载:0
作者:
蒯乐;陈颢;章婷婷;杨华元
来源:
中国针灸 2012 年 32卷 4期
标签:
癌症疼痛 电针 针药结合 针刺镇痛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目的:观察不同电流强度电针与不同剂量吗啡结合缓解大鼠胫骨癌痛的量效关系,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电针与吗啡结合缓解癌症疼痛适宜参数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及治疗组(80只),治疗组按不同电流强度与吗啡剂量结合的2因素3水平组合又分为8组,每组10只.大鼠右侧胫骨上段骨癌造模后第15天起,治疗组以2 Hz/100 Hz疏密波电针“夹脊”穴,给各组大鼠以不同的刺激参数治疗,每天1次,连续6d.检测大鼠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0 min、1h、2h和5h时及治疗3次后、治疗6次后痛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首次治疗后0 min、1h和2h时,2 mA电针与1mA电针均有提高痛阈的作用(均P<0.01),但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次治疗后5h时,2 mA电针仍有提高痛阈的作用(均P<0.01),1mA电针提高痛阈作用不显著(P>0.05);治疗3次和6次后,2 mA电钎和1mA电针均有提高痛阈的作用(均P<0.01),且2 mA电针的作用优于1mA电针(P<0.05),并与5 mg/(kg·d)吗啡有协同作用(P<0.05).治疗6次后,2 mA和1mA电针均有抑制脊髓背角GFAP表达的作用(均P<0.0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g/(kg· d)和2.5 mg/(k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