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81 | 下载509

目的 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对3例ALK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光镜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及分子遗传学方法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3例患者均为成年男性,年龄32~42岁,平均年龄36.3岁,病变累及淋巴结.镜下观察:淋巴结结构破坏,可见淋巴窦侵犯,肿瘤细胞大,呈免疫母细胞样/浆母细胞样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CD45、CD138、上皮细胞膜抗原、ALK阳性,且ALK蛋白染色呈胞质内颗粒状阳性,CD3、CD20、CD79a和CD30均阴性.3例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均检测到ALK基因易位.结论 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少见独立亚型,好发于中年男性,病变部位以淋巴结多见,具有特征性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

作者:黄榕芳;陈刚;宫丽平;陆俐丽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1 年 40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81 | 下载:509
作者:
黄榕芳;陈刚;宫丽平;陆俐丽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1 年 40卷 3期
标签:
淋巴瘤,B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原位杂交,荧光 诊断,鉴别 Lymphoma,B-cell Immunophenotyp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fluorescence Diagnosis,differential
目的 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对3例ALK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光镜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及分子遗传学方法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3例患者均为成年男性,年龄32~42岁,平均年龄36.3岁,病变累及淋巴结.镜下观察:淋巴结结构破坏,可见淋巴窦侵犯,肿瘤细胞大,呈免疫母细胞样/浆母细胞样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CD45、CD138、上皮细胞膜抗原、ALK阳性,且ALK蛋白染色呈胞质内颗粒状阳性,CD3、CD20、CD79a和CD30均阴性.3例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均检测到ALK基因易位.结论 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少见独立亚型,好发于中年男性,病变部位以淋巴结多见,具有特征性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