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7 | 下载200

目的 总结早期机械通气联合气道持续负压吸引技术在治疗严重肺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48例严重肺挫伤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机械通气+持续负压吸引气道管理技术(持续组)20例和机械通气+间断负压吸引气道管理技术(间断组)28例,机械通气模式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通气6,24 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O2分别为(100.36±5.90) mmHg、(105.34 ± 7.40) mmHg、(75.36±8.95) mmHg、(76.36±8.35) mmHg(P <0.01),通气24 h后,两组氧合指数(PaO2/FiO2)分别为(283.50±15.20) mmHg、(201.50±10.20)mmHg(P <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通气48 h后PEEP水平分别为(3.2±1.1)d∶(6.5±2.8)d、(4.5±2.3)cmH2O∶(8.5±2.5)cmH2O(P<0.01).两组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严重肺挫伤患者早期机械通气联合气道持续负压吸引技术能持续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氧合指数,降低PEEP水平,利于较早拔管,但并不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魏文学;李凯;连鸿凯;陈亚君;王芸

来源:中华创伤杂志 2015 年 31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7 | 下载:200
作者:
魏文学;李凯;连鸿凯;陈亚君;王芸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2015 年 31卷 1期
标签:
肺损伤 通气机,负压 治疗结果 Lung injury Ventilators,negative-pressure Treatment outcome
目的 总结早期机械通气联合气道持续负压吸引技术在治疗严重肺挫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48例严重肺挫伤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机械通气+持续负压吸引气道管理技术(持续组)20例和机械通气+间断负压吸引气道管理技术(间断组)28例,机械通气模式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通气6,24 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O2分别为(100.36±5.90) mmHg、(105.34 ± 7.40) mmHg、(75.36±8.95) mmHg、(76.36±8.35) mmHg(P <0.01),通气24 h后,两组氧合指数(PaO2/FiO2)分别为(283.50±15.20) mmHg、(201.50±10.20)mmHg(P <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通气48 h后PEEP水平分别为(3.2±1.1)d∶(6.5±2.8)d、(4.5±2.3)cmH2O∶(8.5±2.5)cmH2O(P<0.01).两组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严重肺挫伤患者早期机械通气联合气道持续负压吸引技术能持续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氧合指数,降低PEEP水平,利于较早拔管,但并不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