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2 | 下载16

目的 探讨应用沙利度胺后小鼠肝脏微小转移瘤内血管的形态学变化规律.方法 20只BALB/c小鼠制成肝转移瘤模型,并将其按体重分层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从注入结肠癌细胞后第1天开始连续14 d,对实验组小鼠每天腹腔内注射沙利度胺200 mg/kg,对照组小鼠每天腹腔内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第15天,采用活体荧光显微镜对2组小鼠的肿瘤最大直径在相似范围内的肝脏微小转移瘤(实验组26个、对照组27个)进行活体观察.动物处死后,保留肝脏,采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将实验组52个、对照组55个转移瘤按肿瘤最大直径(以400μm为界)分为大小2组,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肿瘤内血管分支密度(BD)和肿瘤内CD34阳性血管密度(MVD-CD34).结果 对照组中较大转移瘤的MVD和MVD-CD34[分别为(18.1±3.5)

作者:李红;蒋旭远;邵海波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 年 43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2 | 下载:16
作者:
李红;蒋旭远;邵海波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9 年 43卷 6期
标签:
肝肿瘤 血管生成抑制剂 Liver neoplasms Angiogenesis inhlbitors
目的 探讨应用沙利度胺后小鼠肝脏微小转移瘤内血管的形态学变化规律.方法 20只BALB/c小鼠制成肝转移瘤模型,并将其按体重分层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从注入结肠癌细胞后第1天开始连续14 d,对实验组小鼠每天腹腔内注射沙利度胺200 mg/kg,对照组小鼠每天腹腔内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第15天,采用活体荧光显微镜对2组小鼠的肿瘤最大直径在相似范围内的肝脏微小转移瘤(实验组26个、对照组27个)进行活体观察.动物处死后,保留肝脏,采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将实验组52个、对照组55个转移瘤按肿瘤最大直径(以400μm为界)分为大小2组,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肿瘤内血管分支密度(BD)和肿瘤内CD34阳性血管密度(MVD-CD34).结果 对照组中较大转移瘤的MVD和MVD-CD34[分别为(1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