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TP)感染的不同病程与宿主免疫学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血清抗TP抗体的滴度(用活动指数AI表示).MTT比色法测定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血清对脐带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用刺激指数SI表示).ABC-ELLSA法分别检测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含量.结果二期梅毒患者抗TP抗体的活动指数(AI)显著高于一期梅毒(t=3.92,P<0.01).一期和二期梅毒血清对脐带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刺激指数SI显著低于无血清含PHA组(q1=12.99,P1<0.01.q2=12.04,P2<0.01),且二期梅毒血清SI亦显著低于一期梅毒(q=7.18,P<0.01).一期梅毒血清中IL-2含量明显高于二期梅毒(t=3.50,P<0.05),IL-4含量与二期梅毒差异无显著性(t=1.31,P>0.05).结论抗TP抗体随着梅毒病程由一期向二期进展其滴度越来越高,但与体液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IL-4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宿主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且随着病程由一期向二期进展,其抑制现象越来越显著.
作者:宋继权;刘胜武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3 年 36卷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