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目的建立两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模型,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以二硝基氟苯和荧光素-5-异硫氰酸盐作为致敏剂,以腹部致敏、耳部激发的方法建立两种ACD小鼠模型.激发前后测量耳廓厚度,计算耳肿胀度;H-E染色观察耳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皮损中及用ELISA法检测淋巴结细胞分泌的Thl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①成功建立两种ACD小鼠模型.②两种模型的局部皮损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差异.二硝基氟苯组以白介素2表达为主;异硫氰酸荧光素组以白介素4表达为主.③二硝基氟苯组淋巴结细胞分泌干扰素γ的量是异硫氰酸荧光素组的5倍多;异硫氰酸荧光素组淋巴结细胞分泌白介素4的量是二硝基氟苯组的约2倍.结论二硝基氟苯诱导以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的ACD,异硫氰酸荧光素诱导以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的ACD.
作者:郭丽芳;范卫新;汤爱民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5 年 38卷 4期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现支持机构用户及个人包时用户开通服务。如需开通机构账号,请机构管理员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10-58882667;个人包时开通请直接点击“个人包时订购”,开通后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