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9 | 下载160

目的 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Ⅱ b/Ⅲa(GPⅡb/Ⅲa)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方法,比较该方法和改良间接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抗人血小板GPⅡb/Ⅲa单抗(CD41a)包被微球.分离血小板,将血小板裂解后与包被过的微球孵育,再加入PE标记的羊抗人IgG多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分析.分别用该方法和改良间接MAIPA检测血小板表面和血浆中的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将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值(MFI)与正常对照MFI的均值比较,计算比率.该比率均值及范围在ITP组为3.36(0.84~22.94),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为1.16(0.67~5.59),正常对照组为1.08(0.72~1.76).非参数检验得ITP组荧光强度比率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及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若将正常对照组上限作为界值,比率大于1.76定为阳性,则流式微球技术诊断ITP的敏感性为71.43

作者:刘新光;王燕铭;侯明;张锑;朱媛媛;彭军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8 年 2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9 | 下载:160
作者:
刘新光;王燕铭;侯明;张锑;朱媛媛;彭军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8 年 29卷 3期
标签:
流式微球技术 紫癜,血小板减少性 自身抗体,糖蛋白
目的 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Ⅱ b/Ⅲa(GPⅡb/Ⅲa)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方法,比较该方法和改良间接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抗人血小板GPⅡb/Ⅲa单抗(CD41a)包被微球.分离血小板,将血小板裂解后与包被过的微球孵育,再加入PE标记的羊抗人IgG多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分析.分别用该方法和改良间接MAIPA检测血小板表面和血浆中的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将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值(MFI)与正常对照MFI的均值比较,计算比率.该比率均值及范围在ITP组为3.36(0.84~22.94),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为1.16(0.67~5.59),正常对照组为1.08(0.72~1.76).非参数检验得ITP组荧光强度比率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及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若将正常对照组上限作为界值,比率大于1.76定为阳性,则流式微球技术诊断ITP的敏感性为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