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恶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方法 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5年4月至2010年3月间确诊住院的101例(118只眼)恶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和出院后2~6个月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眼轴、治疗方法、手术并发症、治疗前后和随访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数据.结果 101例(118只眼)恶性青光眼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69例,男女患者比例1.0:2.2;平均发病年龄(49.67±13.69)岁,低于同期住院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62.34±11.139)岁.61例(60只眼)恶性青光眼的眼轴长度为(21.80±1.55)mm,低于PACG患者的眼轴长度(22.05 ±0.97)mm和正常值(23.00 ±0.89) mm.恶性青光眼主要发生于PACG抗青光眼术后,55.4%的患者在术后1周内发病.93%的患者需要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腔抽吸联合前房成形术和晶状体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术式,后者视力提高和眼压下降明显,前房加深显著.前房成形术治疗失败的患者年龄为(43.7±4.8)岁,明显低于治疗成功的患者(53.7±12.6)岁(P<0.05).结论 恶性青光眼几乎均为继发性,主要发生于PACG术后,低龄患者易发,女性患者多见.阿托品是首选的治疗药物.晶状体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优于玻璃体抽吸联合前房成形术
作者:张为中;黄荔;马健;李晓柠;黄晶晶;葛坚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13 年 49卷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