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人机同步性以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8只新西兰大白兔,盐酸吸入法复制ARDS模型,氧合指数(PaO 2/FiO 2)<200 mmHg认为造模成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容量辅助控制通气组(A/C组)、压力支持通气组(PSV组)和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组(NAVA组)。目标潮气量(V T)初设设置为6 ml/kg,最佳氧合法选择呼气末正压(PEEP)。分组机械通气4 h,通气过程中监测呼吸力学、气体交换、人机同步性指标。4 h后处理动物取膈肌标本,测定膈肌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 q检验。 结果:造模后分组机械通气1~4 h,3组PaO 2/Fi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029, P>0.05);NAVA组V T较PSV组显著降低,RR、EAdi较A/C组显著增加(均 P<0.05)。NAVA组吸气触发延迟时间、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显著低于A/C组和PSV组( F=14.312、9.342,均 P<0.05)。NAVA组人机不同步指数(3.1

作者:吴晓燕;殷静静;於江泉;郑瑞强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20 年 100卷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0 | 下载:0
作者:
吴晓燕;殷静静;於江泉;郑瑞强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20 年 100卷 21期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膈肌功能 膈肌电活动 机械通气 人机同步性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dult Diaphragm function Diaphragm electrical activit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ubject-ventilator synchrony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人机同步性以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8只新西兰大白兔,盐酸吸入法复制ARDS模型,氧合指数(PaO 2/FiO 2)<200 mmHg认为造模成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容量辅助控制通气组(A/C组)、压力支持通气组(PSV组)和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组(NAVA组)。目标潮气量(V T)初设设置为6 ml/kg,最佳氧合法选择呼气末正压(PEEP)。分组机械通气4 h,通气过程中监测呼吸力学、气体交换、人机同步性指标。4 h后处理动物取膈肌标本,测定膈肌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 q检验。 结果:造模后分组机械通气1~4 h,3组PaO 2/Fi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029, P>0.05);NAVA组V T较PSV组显著降低,RR、EAdi较A/C组显著增加(均 P<0.05)。NAVA组吸气触发延迟时间、吸呼气转换延迟时间显著低于A/C组和PSV组( F=14.312、9.342,均 P<0.05)。NAVA组人机不同步指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