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不同针刺手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风池1组29例,风池2组31例,风池3组30例,风池4组30例.各组均以风池为主穴,风池1组:针刺方向为对侧外眼角,行手法捻转,频率为60 r/min;风池2组:针刺方向为喉结方向,频率为60 r/min;风池3组:针刺方向为对侧外眼角,频率为120 r/min;风池4组:针刺方向为喉结方向,频率为120 r/min.每周3或4次,共14次.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水平,评价眩晕程度,并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改善值组间比较,风池3组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各组NE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风池4组GABA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结论 针刺治疗能改善PCIV患者眩晕症状,不同针刺手法间有明显差异,风池3组效果最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E水平有关.
作者:贺思;赵晓峰;文妍;邓士哲;黄灵慧;孟智宏
来源:中医杂志 2015 年 56卷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