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探讨针刺干预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疗效及可能的脑功能机制.方法 76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针刺组各38例.常规组患儿弱视眼给予红闪、光栅、视刺激3项常规治疗,每项每次5 min;针刺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针刺双侧睛明、攒竹、光明、风池,每次留针20min.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矫正视力.从以上两组各随机抽取15例左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于治疗前后分别行脑部rs-fMRI扫描,并纳入性别、年龄与其相匹配的视力正常健康儿童10例为正常组,并行脑部rs-f MRI扫描.基于激活似然估算法(ALE)构建what视觉通路网络,比较分析患儿与正常儿童、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部what通路内存在功能连接(FC值)差异的球形感兴趣区(ROI).结果 针刺组脱落2例,最终针刺组36例、常规组38例纳入分析.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提高(P<0.05),且针刺组矫正视力高于常规组(P<0.05).rs-fMRI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儿童相比,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脑部what通路内初级视皮层与右侧梭状回,左侧舌回与右侧梭状回,右侧枕下回与右侧颞中回的FC值显著升高(P<0.05).与常规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左侧舌回、右侧枕下回与右侧梭状回,左侧舌回与右
作者:叶钰娟;贾静;孙燕;魏玉婷;马翠;严兴科
来源:中医杂志 2023 年 64卷 20期